王仲舒与吴江塘路的修筑
《苏州通史》秦汉至隋唐卷,第三章第二节
孙中旺
[标签] 太湖;大运河;苏州
[正文]

  太湖沿湖的东部区域,处于太湖水入海的通道上,在平望以北沿运河至苏州之间,是湖沼的集中区域,地势最低,也最为复杂和险要,故筑堤最晚。唐中期以来,运河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这里水面宽阔,风浪很大,致使南往北来的漕运船只经常沉没。为了解决漕运中的风涛之险,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在运河与太湖之间修筑了从苏州到平望数十里的长堤,时称“吴江塘路”。1吴江塘路实际就是江南运河苏州平望段的西堤,后世屡有修缮。2吴江塘路的修筑,将太湖与湖东洼地隔离开来,加速了堤岸外侧沼泽区域的淤涨,为湖东洼地的深入开发创造了条件。此前太湖水东出入海,所过之处的浅滩受湖水涨落的影响,形成季节性的沼泽地带,湖水的起伏变化,致使大片的洼地积水而荒弃。此后由于吴江塘路的修筑,湖水东去就被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仅促进了太湖东岸沼泽地带的开垦,同时由于湖堤的阻挡,沿湖区域也因湖水的长期冲积而淤积出广阔的湖滩,在唐五代以后相继被辟为良田。3正如《震泽县志》所述:“向时湖塘之外即为太湖,今塘外浮涨成田者……涨久为茭芦之地,又久为种稻之田。”4总之,太湖东部及东南部从苏州经平望到吴兴,环绕太湖东南半个圈子涉及太湖下游区域洪涝问题的长堤,到唐代中期以后已经基本接通,从此将浩瀚的太湖与湖东南的广大水乡隔开,促成了隔水营圩,有利于东部洼地水网系统的形成,这为五代大规模的圩田提供了前提。


[阅读]:详细内容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