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庙
倪浩文( 苏州日报.2023/04/22 )
[标签] 苏州;吴文化;黄歇
[正文]

   春申君庙,祀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黄歇,位于姑苏区王洗马巷,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楚人黄歇,楚考烈王时为国相,封称“春申君”,唐时拜为城隍神。庙原在子城内西南隅,史载唐天宝十载(751)采访使赵居贞重修,明洪武四年(1371)移建至今王洗马巷址。清康熙间郡人顾藻廓地重建,乾隆四年(1739)再建。咸丰十年(1860)毁,同治五年(1866)重建。曾作为木行业公会、吴县初等小学堂第十五校。

   庙前原有照墙,今门口两株银杏尚存。原一路三进,今末进后殿不存。头门沿街有砖雕门楼,书“春申君庙”。北向二层即为歇山顶戏台,檐下设斗六升桁间牌科,出凤头昂,带枫拱,下有长幅的云龙纹木雕。内设藻井,彩绘蟠龙,北向有带仔线的花岗石柱支撑,下设方形雕有云纹的柱础。后接两厢为看楼。天井内尚存花岗石蟠龙香炉底座。

   二进为筒瓦脊大殿,前有回顶抱厦,檐下设桁间牌科。边帖尚存抹角石柱,当为明代孑遗。殿内前后皆设船篷轩,带梁间牌科,下有夹底,山尖施简洁小巧的山雾云、抱梁云,斗下接荷叶墩。梁垫上方棹木透雕花卉。殿前另见砷石一对。

   子城老庙内原有赵居贞撰、史维则隶书《春申君庙记碑》,碑阴为后梁贞明五年(919)刺史钱传璙书《春申君庙重修题名碑》。王洗马巷新庙原乾隆四年(1739)顾祖镇撰《春申君神祠重建大殿记碑》,今皆不存。今尚存碑共二十通。

   其中一进两厢存碑十五通,皆为清末重建之助银功德碑,其中一通内有“得月楼”助银的记载。如此处之得月楼亦为餐馆,或可纠正苏州历史上拍摄《小小得月楼》后乃建得月楼之讹谈。

   看楼东侧存碑二通,其一为《范隋进封柱国诰碑》,内容系范仲淹高祖范隋之诰。诰书原件藏南京博物院。诰中所涉之王铎,系唐会昌进士,非明末王觉斯。此唐代诰书流传有序,范氏后人引以为傲,南宋绍兴三年(1133)重裱,自此至嘉定间题跋甚多,并勒石纪念。其中绍兴三年(1133)广东路转运判官范正国所题跋语之碑尚存景范中学内,可与此碑呼应。

   在二进抱厦下,亦有三碑,其中《重修春申君庙助银碑》,详细记载了同治八年(1869)至十年(1871)间,吴镇杨经办、宋沐云等领募、共縻白金六百多两的修庙经过。《春申君庙建造戏台、头门、仪门、内厅碑》,则记载了光绪十三年(1887)建造戏台、头门、仪门、内花篮厅,两年后漆油彩画完工的情况。而这两次重修的历史,包括春申君庙曾经有过花篮厅,皆不见于方志文献等记载,恰可补苴史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范隋进封柱国诰碑》,款署咸通二年(861),内容与春申君无关,较大可能是明代春申君庙移建至此之前所立,或早于范氏义庄题跋碑,或即范氏义庄移此。因未见后期补刻的记载,亦不见于《高义园世宝》等丛碑旧拓,且石料、工艺皆与唐碑无乖,聊且算为当时所刻。若是,则系苏州罕见的唐碑;若非,亦不失为苏州校园碑刻中年款最古者。

 


春申君庙


春申君庙2


春申君庙3


春申君庙6


春申君庙5


春申君庙4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