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由于朗朗上口,好听好记,一时间脍炙人口,曾广为传唱。“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
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故事是1969年的冬天,在苏州开往盐城的客轮上,“下放干部”及家属怂恿一个不满十岁的女孩唱个戏,为大家驱赶严寒和旅途的寂寞,那女孩则大大方方地演唱起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而女孩三岁的妹妹则忽闪着大眼睛和边上两个小朋友一起捧着毛主席画像,听得认真。40多年过去了,照片中唱戏的小女孩和她的妹妹现在已工作在教育和文化战线上,用一颗红亮的心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