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常州词派前期师法姜夔、吴文英,后期则推崇苏轼,这一转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1.苏词以风骚之旨为内核,空灵蕴藉为外在风格,代表了更高层次的审美典范,较之姜夔之"清空",更合符常派的宗旨;2.苏轼以其学问、识见、人格力量及其"以诗为词"之法造就"深静"的词境,一方面可以纠正梦窗词过于密丽、质实的弊端,另一方面,又促成常派后学在词境上的开拓;3.常派后学重构词统,以南宋、北宋再到唐五代为递升序列。刘熙载、郑文焯将苏轼直承唐人,提高了苏轼在统序中的位置。在两宋词统序中,冯煦置苏轼于秦、柳与姜、张之间;朱祖谋以苏轼、周邦彦、吴文英为三足鼎立。这使苏轼顺理成章地成为师法对象。尽管浙、常合流,但浙派难以在理论...[标签] 常州词派;审美理想;词统;词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