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吳国历史(下)
吳论第三章
马崧良子
[标签] 城址考古;发掘;考证;吴史;淹城;葛城遗址;阖闾城;木渎城;
[正文]
 三、由城址考古发掘考证吴史;
     1、葛城:
       
 丹阳葛城遗址位置图                                     葛城古城平面图
 
     考古专家在丹阳葛城发现了目前最早的吴国遗址!1977年,江苏省文博界11位专家会聚丹阳,认定葛城从西周延续至春秋,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吴国城址,可称作“吴国第一城”。葛城遗址正准备申报第7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偏远的乡村,乡村的树林中有一个神秘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村民都被一道厚厚的城墙包围着,一直到1976年,村民们搬离了这个围墙。为了种植庄稼,2001年围墙被向内推倒了。没想到32年后,一波又一波的考古专家来到了这里,专家们东看看、西看看,一个个都称价值非常高。那是一个高出地面4米左右的台地,四面环水的大土墩,中间洼,四周高,只有西边还残留一段城墙,它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20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记者在现场看到,葛城遗址的现场目前已经是秋收景象,由于考古人员已经撤离了现场,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有过一场庞大的考古。
     考古队长李则斌手指着一片挂满南瓜的高地说,“那就是剩下的城墙,当年很高,现在还高出地面7.5米。以城墙来看,这里只是内城,西周时这么大的内城规格已经很高了。和现代城市不同,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内城里。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濠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濠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两层水环绕两层城,但这肯定不是葛城的全部,专家们根据种种迹象推测,葛城可能有三层水三层城,总面积在4平方公里以上。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后来发现的常州春秋淹城一样。”
     南博考古所所长张敏表示,目前发现的吴国城址有安徽的南陵牯牛岭城、芜湖鸠兹城以及江苏的高淳固城、溧阳平陵城、武进淹城、无锡阖闾城、苏州吴大城,但是这些城址都建于春秋时期,而葛城的年代最早,建于西周,这也是它被称为“吴国第一城”的主要原因。
     葛城遗址发现了200多件陶器,这些陶器有绳纹的、折线纹的,还有席纹、菱形纹的,在城墙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磨制的石器。从文物来看,这个城应该是西周时期到战国早期一直被沿用的。
     在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葛城很有可能就是早期吴国都城。那么这个都城是不是就是泰伯奔吴之地?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林留根说,“泰伯奔吴,是为了让位于季历,而季历正是周文王的父亲,周文王的儿子就是灭掉商朝的周武王。《史记》记载,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曾派人寻访泰伯的后代,找到了已经做了吴地首领的周章,并分封了他。考古队从城墙内找到的陶片最早的是西周早期,离泰伯奔吴的时代很近,但是这些陶片也可能早就埋在土里,后来在筑城取土时混进了城墙里。现在可以肯定葛城不晚于西周中期,但它最早筑于何年,由何人所筑还是一个谜,需要对城内进一步考古发掘。”              
     在葛城遗址的西面,还有高出地面的一个土城。城墙中段有一个近5米宽的豁口,那是考古的遗迹。如今豁口内爬满了南瓜藤,记者趔趔趄趄地走了很久才到另一头。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段城墙足足有65米厚,残留的高度达到7.5米。
     难道当年葛城需要这么厚的城墙来护卫吗?李则斌解释说,“65米是几百年内3次修筑后的遗迹,早期城墙只有10多米厚,而到晚期厚度达到35米,这表明葛城的防卫在不断加强。这与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大小国家之间互相征伐兼并的时代特点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吴国城址的城墙都是堆筑的,只有葛城早期城墙是夯筑的,规格更高,同时这种来自中原的筑城技术也反映了葛城早期与中原的渊源。”
     四面环水的葛城,如何让人进出?考古人员在内城的东南角,发现了濠沟两岸各有一个硬黄土做的墩台,根据墩台上木板的痕迹,当年就是在墩台上搭约6米长的木板,供人们进出,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吊桥。
     考古专家们在内城西北角发现了大片的红烧土,面积约400平方米,这种遗迹让专家怀疑那里曾是宫殿,但是勘探表明,这里被破坏得很严重;另外,在第二道濠沟附近,有一座春秋时期堆筑的青龙岗,在护坡上,考古队员发现了三个青铜戟刺。戟是结合了矛和戈的一种兵器,可见在那个战乱年代,即使地处吴国腹地,葛城也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葛城是突然之间灭亡的,还是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恐怕是一个历史之谜。
     在葛城北偏西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神墩的方形大土台,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约4米,周围被30多米宽的水面环绕。
     在考古现场看到,原本高出地面几米的大土墩,如今已经成了圆形的平地,地上是一条条方形、圆形的沟,考古专家们还在上面寻找着。寻找也并没有令他们失望,一个个陶罐就出现在大家面前,只是经历了那么多年,它们已经破裂了。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土墩墓,但考古发掘后,并没有发现墓葬,说明当时的墓葬区和祭祀区是分开的。祭台的发现,让专家们惊喜,因为,过去大家一看到大土墩,就认为那是土墩墓,如今看来,也有可能是祭祀的场所。
     在丹阳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一把长50厘米左右的青铜剑,记者试了一下,正好可以握得住。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年,但这个剑看起来还是比较锋利的,只是剑身没有铭文。出土时,剑插在一个直径半米,深约30厘米的小祭坑内。剑并不是常人能用的,由于剑棱上有缺口,说明它在当时是被用过的,但这把剑的主人究竟是一个如何显赫之人?它插在公共祭台没被人拔走,留到2000多年后,祭拜的又是什么人?插剑于坑内有什么心愿?与这把青铜剑有关的到底是一个什么?
      葛城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省吴文化学会副会长肖梦龙透露,镇江市首次发现吴国古城遗址,距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目前江南地区考古发现吴国最早的一座城池。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镇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西周时期吴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充分证明吴国是在春秋中晚期才迁都苏州的。位于该市丹阳珥陵镇的葛城村。在考古现场,虽然“葛城”已经在地面消失,但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见,护城河清晰可辨。只不过,曾经高达10多米、宽约24米的城墙,已经被杨树林替代,岁月无情,战火纷飞,但仍然有约50米城墙伫立地面,只不过地面高度只有5-6米。据考古人员测量,这座名为“葛城”的古城东西长200多米,南北长190多米,占地面积达3.62万平方米。 
      据历史记载,“宜城”曾是吴国的首都,在现在的镇江市大港一带。但迄今为止,却一直没有发现“宜城”的遗迹,而这座古城的发现却起到了一个最好的旁证。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根据土城的土堆层构造和火烧土房屋遗存,以及一件名叫“钺”的石器,已经初步断定城墙的高度和年代。肖梦龙告诉记者,它的发现,证明了在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晚期,镇江就是吴国的领域,进一步验证了吴国是在春秋中晚期才移都苏州的。也就是说,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葛城中央,考古人员发现,有一座房屋的遗址,这座房屋很大,现场遗留的火烧土证明,这座房子的面积至少在25平方米以上,而当时一般住户面积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这座房子用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葛城四面高墙,南北各有一个大门,四周有名为“鹤溪河”的护城河。1976年之前葛城依旧居住着延续下来的后人。但四周城墙和护城河却给外出农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后来,有人提议索性搬出城外,这样居住在城内的人家,便陆续迁出。为了将空城合理利用,居民们先后推倒城墙,在里面耕种,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古城,很快变成了农田。
    2008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人员一个月的考古试掘,丹阳葛城古城址的城墙、城壕均有新发现。在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的基础上,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城址上选择不同方位、不同的功能区进行试掘。截止到目前,试掘探沟6条,发掘面积355平方米。通过对主体城墙的试掘,考古人员已确定葛城存在于春秋时期的两道城墙,由于建造时间有先有后,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同时,城墙以外已发现多条城壕,并且在建造时间上也有早晚的区别。从挖掘情况来看,现已发现跨越城壕的木桥遗迹,灰坑、陶片及红烧土等春秋时期的生活遗存。考古人员证实,该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被使用。主体城墙现保存的最高高度达到7.5米,足见当时城墙十分宏伟壮观。同时,葛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及城内东西、南北两条道路,跨越护城壕的出入口及桥梁遗迹等都得到了确认。南京博物院葛城考古试掘负责人认为:葛城春秋城址的布局、性质和时代关系十分复杂,考古工作还将在整个城址内充分开展,相信葛城的重重谜团会在今后的发掘工作中逐步解开。
 
       2、淹城
         

 淹城和淹城遗址

 
        位于常州市南约7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是一座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留下的都是造化的杰作: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当地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可见“淹城”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1958年以来,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如铜编钟、铜鼎),在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现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3、    鮙城:
 
    

阖闾城图

 
       鮙 城即阖闾城, 阖闾城位于太湖北端,无锡与常州武进的交界处.阖闾城在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从未正式考古发掘过。2007年3-6月由江苏省、无锡市两级考古研究所组成的阖闾城考古队对阖闾城范围进行了复查。城中有道城墙,把阖闾城隔为东西两城,现东城属无锡胡埭镇,西城属武进雪堰镇,约占全城三分之一,西城占三分之二,东城墙外原来有一道护城河,现地形图上已湮没,应是古城的证明。
 
    4、木渎城;
 

木渎城示意图-粗黑线为城墙遗迹                                   探沟探明的城墙及护城河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苏州西郊木渎城进行第一期考古调查、发掘,其成果评上了2010年《十大考古》。这次考古的初步结论,确证了这里是春秋晚期吴国最后的都城!规模要远大于常、锡间的小阖闾城。
    木渎城遗存极不规整,城墙沿木渎盆地边缘分布,南、北城墙之间的最大处距离为6728米,东、西城墙的最大处距离约6820米,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形状不像按规划一次建成的城池,胥口东的两段〕〔形南北向城墙,像是对峙的两座城池。木渎城更像是一处随意翻、扩建的大杂院。
    据西晋时出土的《竹书纪年》:越国灭吴后曾两度、共111年据此为都,经越国多次改、扩建,早己改变了吴国建城时的原有结构。木渎城建城时间自春秋晚期起、延至战国晚期,共177年。
    木渎城自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初建,到公元前333年楚占,前后共177年。吴国占用了37年,其中两度被越侵占。越国占用了140年,其间迁都琅玡29年,实际为都111年。木渎城为都的经历太复杂了,攻城破坏、灭国毁庙、弃城败落、回迁重建,导致木渎城遗址的布局零乱而复杂。
    《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皆称木渎城为“吴”。
    因此,木渎城原名应为“吴城”。
      
     四、吴史概论。
     第一段为泰伯史段;
     自商末泰伯起到周章前-代止,此为无文字无史考阶段。以考古出土为主,借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用先周文化的标准器一连档鬲,对照先周文化南下支(即泰伯趋吴)的踪迹。为此收集到从内蒙朱开沟起,经陝西武功,歧山,湖北,河南丹江口,江西吴城,苏南宁镇常錫苏的近百份考古报告,得出先周文化东进支(即文武灭商)弃鬲用鼎,南下支用鬲拒不用釜鼎的结论。苏南吴人墓出土总有鬲极少出鼎,找不到鬲就不是吴人生活过的地方,(如无锡梅村从无鬲足出土)。沿有鬲点连起来就是先周吴族趋(不是奔)吴的路线。另外,比较同期的先周文化与先吴文化,可以肯定:先周文明是典型的野蛮的游猎文化,先吴文明是典型的文明的农耕文化(周步入文明,一是季历与农耕民族通婚,吸收姜戌文明,二是灭商后吸收战败的商文明,但这同泰伯无关)。先吳一族並沒有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到"野蛮"的江南来,恰恰中止了良渚文明的正常进化。好比蒙人,满人遊牧民族入主农耕社会一样,使江南陷入五百年无文字记载的野蛮期。
 也有可能,这一史段不存在。泰伯、仲雍兄弟俩根本没有到江南来,他们在大侄子武王建立的西周王朝中世代为侯,世代传承,到了康王时,为牵制强敌东夷,封泰伯、仲雍后裔夨到江南为宜侯。这一史实以出土金文穆王时的《同簋》为证(见本章第二节第1段)。
   
 第二段为宜侯史段;
 这一史段从宜侯夨(周章)起,到皮高称王前一代止,约十代。由《宜侯夨簋》铭文为凭,虞氏族团获得周天子授民授土的封赏后,开始定居建城讨。中原的先进文明带着赏赐的青铜重器和俘获的殷商遗族,大批湧入江南,吴地迎来了笫-次移民潮。遗址中开始发现商族特征的精緻的刻紋白陶,改变了江南只有红陶,黑陶,灰陶的格局。开始出现有几何纹硬陶纹飾特征的青铜器和玉器。成为中国东南方百越地区的文明先驱。
     但是,宜侯並不以周天子的封号为尊,要不然至今只称宜文化,轮不上吴文化了!这是西周封国上千,而绝无仅有之事。显示了泰伯一族不尊周礼,自命老子第一的族征。吴族墓葬,极少出鼎,-人一鬲是通例,大墓用列钟(前期用青铜,后期用青瓷明器替代),却无中原列国七鼎八簋隨葬。末代吴王夫差到黄池会盟争霸,言语中充满我是长房我老大的气焰。称吴不称宜,也体现泰伯一族不忘游猎祖制,吴,就是打猎吆喝的猎人,虞,就是背上扛只死老虎奔跑的猎人。
     宜的地望,应在江南水网地带。宜字为象形文字,象干栏式双层木构住房。河姆渡,草鞋山都挖出过,这与中原地穴式土房明显区别。与其说"奔吴”,不如称康王封吴确当。
 
     第三段是 䱷王史段;
     从皮高称王起,经者減,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味,僚共六世八代,均自称䱷王。历时约-百多年,每代都有记铭青铜器出土,铭为䱷王,有时䱷字无反文旁,共有䱷王字器近二十件,无-件称吴。此时吴族以水为城,从鱼为食,以舟为兵。丹阳葛城,武进淹城都是四面环水,出土物都是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的典型物。其中葛城偏早,淹城偏后,应是待考实的䱷国都城所在。城的建址特征是水城,可能有河无墙,因河道行船不拐直角,所以水城常呈圆形,橄榄球形,而不像江北陆城四四方方。
     自古正史都记”寿梦始大”,开始称吴王。这个定论被者减钟铭文推翻了。这是出土古文献纠史的又一实例。史实应是:比寿梦早三世称王(此后才能称国,此前只能称侯、称族)。是称䱷王而不是吴王。
     䱷王史段中,晋文化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外来影响。寿梦时,晋楚争霸激烈,晋大夫巫臣建议扶持地处长江下游的䱷国,以牵制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国,这-战略性建议被晋王当成国策。派巫臣带四轫当时最先进的陆军战车亲送䱷国,教授战法,巫臣还留下自己的儿子当䱷国行人(外交大臣)。䱷国就此走上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进入了中原史界的视野。
     最早记载䱷字的是甲骨文,商纣王的父亲文丁为占卜往江南追伐徐夷吉不吉,用鸟龟壳卜了-卦,大吉!于是刻上:”过江之䱷”,过长江到名䱷之地。
     记载䱷史最详的应是吴国,晋国史书。但吴史不存,晋史即汲冢竹简,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出土时,被盗坟人不准点竹简为火把,烧了许多。经整理的<</SPAN>竹书纪年>中有<</SPAN>国语>三篇,涉晋楚吴史事。
     鲁国的史书是《春秋》,今本《春秋》是经孔子删节的。孔子对“臣弒君,子弑父”之类作了褒贬处理。孔子自认;“知我者唯《春秋》乎!罪我者唯《春秋》乎!”而阖闾弑君,欺鲁,占郢,妻楚后,都为孔子所贬。其实,父传子,子及弟,弟再传長孙是遊牧民族的传统族规。孔子更指使他的得意弟子子贡(任鲁国行人一外交大臣)推行-套强鲁弱齐,助越灭吴的外交政策和游说活动。故鲁记吴史 (特别是当代史)不可全信。后世史籍受孔儒影响太大,孔子与阖闾夫差同代,吴常欺鲁,孔子删春秋,明显褒泰伯季札,贬阖闾夫差。后世以经为史,不能脫此窠臼。
     吴国应有自已记载的史书,要不然夫差在黄池争霸时言之凿凿,他怎么知道六百年前史事,只是没有流传罢了。已经出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青铜器铭文上,与中原鼎簋盘多铭文不同,吴国的䱷王钟铭文记载了前段历史,䱷王剑铭文记载了后段历史。我宁可信铭文所记吴史.
 
     4. 攻敔王史段;
     这一史段为吴国末期,历阖闾,夫差两王,从已出土青铜器论,共35件,只有5件自称吴王,3件自标攻吴王,有一件兼称吴王,敔王,三件自称禺邗王,而有15件自称攻敔王。而此时中原列国称其为吳国、句吴国。
     攻敔史段受楚文化影响最大。因为楚国内耗,伯嚭,伍子胥先后逃奔吴国,帮助吴国消灭自己的祖国。齐国的孙吴投奔吴国,他的兵法加吴人的亡命造就了所向无敌的军队。孔夫子的儒学对吴国也有影响,孔子的七+二弟子中就有吴国人言子等。阖闾的四叔季扎就受过良好的礼乐教育。
     这一史段吴国最强大,兵临中原,强势争霸,欺强灭弱,不可一世,中原列国群相记载吴国史事,合纵连横的前辈们编说的故事充斥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成为后世编写左传,国语,战国策的素材。
     吴国的战略物资一青铜,极少用于陪葬,吴墓从没有七鼎八簋出土过,常见的是用青瓷制作冥器代替,吴国自产的青铜一律用于战备(兵器)和发展生产(江南出土铜锛,铜斧,铜镰,铜犁很多)。偶而嫁女制作陪嫁媵器,还特地注明是用虏获来的铜特铸的。
     吴国的兵器制造业,有许多发明专利,如双层结构复合制作的青铜剑,外层合金坚硬锋利,内芯柔韧富有弹性,剑面的鎏金工艺和磷化防锈工艺至今难以仿造,连楚人屈原、唐朝詩人写诗,还将吴戈放在咀边。
     吴国的青铜兵器文字流行-种特殊的鸟虫篆,这是-种高度艺术,难从仿迹的字体,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灭六国古文,以秦书大篆草隶统一全国文字,却唯独留下吴国的鸟虫篆,作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专用字体,以及作为旗帜书名的特种字体保留下来。
     吴地人的好战能战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亡秦的主力部队是项羽从吴地带出来的三楚将士。刘邦的四面楚歌实际上是吴歌。
     从阖闾到夫差亡国,此段史料最多,后世补记也多,留谜最多,争议也最大。我的办法是收集新出土的简帛文。新出土的楚版吴史,现有两本,一是湖南慈利楚简,记吴越史事,张春龙先生整理十多年了,尚未出版;二是上博楚简,有一篇吴命,曹锦炎先生整理,在上博楚简集七卷中出版。这些是秦始皇焚书前的地下遗存,所记吴史有权威性。最好是有吴版吴史出土。我在阖闾城找到了九枚49字吴简,但难识读。希望锡常联手,合作发掘,出土更多刻字竹简。再与己有史料对照研究。这样的吴史才是真吴史!
     一部中日战争史,中、日两国的不同!国、共两党的不同!美、日两国的也不同!吳国史不能靠鲁国史料来写!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