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灿兴:冯梦龙是唐伯虎的知音
张丫( 姑苏晚报.2017/3/2019 )
[标签] 《明人的率性生活》;江南文人
[正文]
 
  明朝在历史和文学作品当中,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尤其是江南地区,文化经济双丰,才子佳人辈出,不仅留下了许多史实资料,野史和佳话也层出不穷。日前,作家袁灿兴携新书《明人的率性生活》做客苏州慢书房,讲述江浙明人在纷杂的时代背景下,追求自我的率性生活。
 
  这本书,尽管书名为《明人的率性生活》,大多讲的是明朝江南地区的文人。袁灿兴认为,所谓率性生活与张扬个性,以及将风雅玩到极致,这些也只有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江浙一带的文人才有。所以书的章节中,无论是“燕饮欢歌”,还是“文化娱乐”,抑或是“跳跃的信仰”,江南明人的笔墨颇多。因而,唐寅、屠隆、张岱、冯梦龙、钱谦益、董小宛……又都一一回归我们的视线当中,穿越到明朝,与他们相遇也定是一场相当精彩的旅行。
  唐寅在苏州,乃至全国都是闻名遐迩的人物,他才华横溢、个性张扬,也曾抱负远大,终因考场泄题与错信宁王而黯然收场。以至于晚年苦闷潦倒,回到家乡他出生的地方,成天自我放纵,重压之下早早就去世了。袁灿兴说,像唐寅这样的人物,人本身就是故事和传奇,而他自己也有意识地去经营自己的名声和故事。“唐伯虎的画卖得很好,当时徽商们特别喜欢他的仕女图,他就专门给这些人画。才子远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视金钱如粪土’,他要糊口嘛,专业画家自然要画人家喜欢的题材。”在作者袁灿兴看来,唐寅的传奇属于“自造的传奇”,但身后百年依然闻名天下,他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老乡冯梦龙。“将唐寅的传奇推向高峰的人,是冯梦龙。”曾经有人说,唐寅的知音,生前是祝枝山,身后当数冯梦龙。这个冯梦龙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传述“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不仅让唐寅的形象更加高大、传奇,也为后世成就了一个经典的文学题材。这个冯梦龙,尽管与唐寅相隔百年,其实自己本身也有着如唐寅一般的经历。放荡不羁、求仕不得、窘迫潦倒。“冯梦龙年轻时风流,但又没有唐寅的底气。”袁灿兴说,冯梦龙在科考的道路上比唐寅还要惨,唐寅有才却因泄题事件而牵连,但至少他还是唐解元。而冯梦龙一直都只是个秀才,到了老年才勉强拿了个贡生,去福建当了个小县令。冯梦龙虽然才情、名头不及唐寅,但论“情痴”,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冯梦龙20岁与姑苏名妓侯慧卿分手,发出了‘偏是才子佳人两不全’的哀叹。”冯梦龙在仕途上失败,在情感上也不算成功,起初与名妓侯慧卿相情相悦,奈何太穷无法为侯赎身,侯转投冯梦龙的朋友、当时有着“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小修,此事对冯梦龙的打击颇大,断绝了与袁小修的来往,甚至还差点跳河自杀。
  同为才子,冯梦龙在历经情感创伤之后,在出版和写作上投入了大量的心力,他整理了吴地的民歌,《挂枝儿》《山歌》等都大受欢迎,年轻人都爱唱,颇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追星的味道。但是那些书在当时被列为禁书,家长们都联合抵制,以至于冯梦龙连老师都做不成了,后来开始写书。他写的书也离不开情情爱爱,就如他的《醒世恒言》,开始总是“少儿不宜”,然后再话锋一转开始教育起世人来。“冯梦龙其实也是很矛盾的一个人,他爱情至上,鼓励女性启蒙,鼓励女性追求自由,同时却又鄙视妓女。在福建任职期间大力塑造贞节烈妇,一个青楼出没的老手,竟然成了鼓吹贞节烈女的标兵,不得不说这个冯梦龙的两面反差有多大。”袁灿兴表示,不仅是唐寅、冯梦龙,在他书中写到的徐渭、张岱、屠隆,也都是个个有才情有诗意却经历坎坷,有的科举失败、有的情场失意、有的穷困潦倒。“这些人虽然只是明代的几个个案,却是显露出一个朝代的生活情境。整个明代,都是张扬、自我个性的发挥,明朝文人敢说敢写,这样的人到了清代可谓是少之又少,找不出几个了。”
  袁灿兴解释说,明代是个被“严控”的朝代,国家的衣食住行都被开国皇帝朱元璋严格控制,整个社会枯燥而压抑。到了明朝中后期,严控渐松,从宫廷到民间都开始打破礼法,肆意穿着,社会呈现出一派开放、多样的态势,甚至连僧人娶妻的限制也都没有了,一切限制生活的规定,都被打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终究让皇权的禁锢消融。彼时江浙地区是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苏州,引领全国时尚潮流,吃穿用度、娱乐活动、各类器物皆以苏州为先,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与条件下,江南明人率性生活才更加有代表性。才情、抱负皆有的文人,面对繁荣又动荡的时代,有静思、有叛逆,有回归、有守成,最终也有超脱与妥协。他们“放纵”似的追求自我,尤其是经历坎坷之后,近乎癫狂地将内心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也是无望之后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解脱。“《明人的率性生活》,重于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与灵魂,他们的率性,不单单体现在外在的器物上,更体现在内在的精神气质上。”
 
  作者小记
  袁灿兴,江苏靖江人,历史学博士,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著有《中国乡贤》《国际人道法在华传播与实践研究》《淮军湘军》等。

《明人的率性生活》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