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姬姓。商朝晚期周族人。太王古公禀父次子,泰伯弟。约公元前12世纪,随兄泰伯从陕西歧山周原率部分族人奔吴地,建“句吴”国。泰伯卒后继立为君。卒葬今江苏常熟虞山。后人尊为吴国及吴姓始祖。
生平简介
根据《史记》及其他相关史料记载,在3239年前,开发江南建立“勾吴”,传播先进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揭开江南历史序幕的,就是当时中国西部(陕西一带)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史称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二子仲雍。他们不仅是吴国缔造者,也是吴文化开创者。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她不仅以“鱼米之乡”著称,更重要的她还是整个江南经济、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始祖仲雍和其曾孙古吴王周章的定居地和殉葬地,这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常熟。
荆吴祖地
周族是陕西渭河中游兴起的古老部落。周人的起源要从后稷谈起。传说周人的始祖后稷,名弃。舜继尧之后,后稷被推举为农官即农神,成语《后稷稼穑》故事由此而来。后稷传了三代,公刘做了周部落首领,继弃之后带领族人扩大耕地、整治农田,并学会了畜牧业。在殷商之初,周族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个繁荣兴旺的小邦国。九代以降,古公亶父当了周族首领。他继承后稷、公刘之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周族的富庶,引来了临近的北方戎狄部落的侵扰和掠夺。为此,古公亶父毅然率领族人,从豳地即今陕西的旬邑、长武、彬县一带,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迁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一块周原,在这里营邑建居、安邦定国。都城周原的岐邑,是先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王畿之地。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二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娶大任氏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名昌。古公认为“昌”有圣瑞之象,很喜欢这个孙子,想将国家传给昌继承。古公说:“振兴王业之事,大概在昌的身上吧。”但按照当时民族传统,王位只能传给长子,古公不愿废长立幼,故而左右为难,闷闷不乐。泰伯、仲雍兄弟俩是讲孝道的,他们听话听音,知道父亲的心事,于是以到衡山采药为父治病的名义,决心离开王宫。兄弟俩先到岐山后面的凤凰山南麓的一个村子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怕父亲派人找到这里,于是再到西面的吴山隐居。兄弟俩离开村子后,当地百姓为纪念两位品德高尚的人,在村口建了庙宇,十里八乡的百姓携老带小三步一拜、五步一叩首,纷纷前来烧香致敬,故此村后被百姓叫做“叩村”,留传至今。两人隐居于吴山(今宝鸡与陇县交界处),吴山又称吴岳,在古代十分有名,被誉为“四镇之一”。这里离周原大约100多公里,是古人狩猎的居住地。两人在吴山吴族那里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和爱戴。兄弟二人离宫后,三弟季历被立为太子。不久,得知父亲去世,季历继位,两人立即由吴山返乡奔丧,尽人子之孝道。后人认为太伯一让三弟季历继位,季历被商王杀害后,二让侄儿昌(周文王)继位,勾吴建国后,三让王位给二弟仲雍继位,所以太伯被称为“三让王”。
伯仲建吴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42岁的太伯与二弟仲雍离开周原,历经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穿过许多部落禁区来到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当时的江南茂密的森林覆盖着起伏的丘陵,平原上湖荡密布、河沟纵横、苇草摇曳、野兽出没,一派原始荒古的景象。而在土著民族的努力下,正创造着一种与江南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以稻作文明为基础的文化,已经历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在此基础上进入了青铜器文化早期。太伯、仲雍的到来,表明中原部落向江南地区延伸。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物候知识、新式家具,并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发展为江南土著文化吴文化。两人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了江南风土民情、风俗习惯,“断发纹身、裸以为饰”。不但剪短了头发,还在身上画了花纹,采取了半裸体的装束融入了土著文化中去。这表明两人不再回中原的决心。
由于两人与百姓同甘共苦,品格高尚,从而归顺太伯、仲雍有千余家(指小部落),并推崇太伯为国君,于是太伯自号为“勾吴”,人称“吴太伯”。有人问太伯为什么自号“勾吴”?原来兄弟俩来到荆蛮之地仍不忘他们在故土“吴山”隐居的一段日子。“勾”字荆蛮土语的发音词,“吴”就是“吴山”,而且“吴”与“鱼”读音相同。“鱼”是荆蛮人的图腾。太伯自号“勾吴”,语意双关,既对始居地的怀念又表示图腾之意。太伯还说:“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非其方乎?”当地百姓听了太伯一番话,对太伯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这块地方被称为“勾吴国”,这里的百姓被称为“吴人”。
勾吴国建立后,太伯、仲雍在长江三角洲常年积水的江南之地,筑堤堵水,开荒造田,试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初获丰收。待安定后,想到母后太姜在分别时的嘱咐,又未知三弟季历继承王位是否太平,两人商量后立即派将军万奇快马赶回周原,把这里的情况向母后禀告。江南地区到了夏季梅雨季节,经常连降暴雨,发生水灾,太伯、仲雍带领百姓日夜防守堤岸,可堤岸仍被洪水冲垮,农作物全部被淹。两人万分焦急,遂决定召集方圆四地的头人进行商议。太伯道,水是农田之命,要抓住要害解决干旱水涝非要“以堵为疏”。并说,要开一条西向的大渎河,这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大事,这样既可灌溉又可排涝,还可通航运输。在开好大渎河的基础上,再开凿“九泾”,即九条河流。太伯取出已设计好的图纸分别阐明讲解,众人听后齐声称好。大渎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也是最早的太湖水利工程。该河东西横向,西从太湖东支流(后为古运河)起,东至阳澄湖西支流(后为漕河)。全长87华里,河宽12丈,至今仍是无锡地区水运主干道。当时开凿的“九泾”,如今在梅村一带就有“香泾”、“洋泾”、“龙泾”、“梅泾”等“四泾”。这样形成科学的水系后,太湖地区旱涝无灾,年年丰收。
从大量考古发现:当时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青铜器。耕田用犁、铧,铧是安装在犁头碎土的铜片;收割用镰、铚,铚是短镰刀;田间营理用锄、镈,镈也是锄草的;掘土用铲、锸等,共有17种之多。能使用这些农具精耕细作,说明当时的农耕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所以粮食充足。墓地中普遍随葬粮食及食品。从盛储器的容积和数量推算,一个死者随葬粮食多达五、六百斤。除粮食生产外,当时还大力发展植麻、种桑等经济作物,同时发展养蚕、养禽畜,使江南吴地逐渐富庶起来。“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吴地的生动描绘。故原海隅境内的张桥、羊尖、练塘一带素有大片桑田,养蚕缫丝相当发达,称练塘为“水波荡漾,塘如匹练”。
东进继位
太伯、仲雍在开拓江南吴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同时,还筑城练兵,加强军事防御,巩固军事要地。《舆地记》载:“太伯当殷之末,中国楚王数用兵,恐危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廓三十余里。”城内还建造宫室住宅及水井,居民都在城廓中耕田种桑,安居乐业,劳动之余,还唱土歌、跳土舞作娱乐。这一举动得到周围许多部落褒颂,纷纷举部前来归顺。
“勾吴”立国后,广泛开展学习中原文化,颂扬“谦让”、“开拓”精神,仲雍身先士卒带头推行。为把大渎河开通至扬子江,仲雍必须东进开发沿江低洼地区。这一创举得到太伯的赞许,于是仲雍把儿子季简嗣于太伯,并携妻万妹(种、养能手)向大哥告别。太伯含泪对二弟道,“望弟早日归来”。仲雍夫妇经过渔村(今荡口)、月溪(今甘露)等地到达海隅(虞)[梁大同六年(540)始名常熟]。
两人离宫后,太伯思念胞弟,并与头人商议决定要开凿一条通往虞地的河,开成后不但对农业灌溉、排泄有益,对“勾吴”与虞地往来也方便,而且在军事防御上也能发挥两地作用,协同作战。遂于八月中秋开工,全民合作共同奋斗。从无锡“苏仓荡”开往“渔村”、“月溪”望着海隅方向开挖,并利用原有湖荡组成水系。派大将万奇为总管,每个工段均有官员负责。年近九旬的太伯,亲临河地挖泥,嗣子季简积极带头,看到嗣父日夜辛劳,劝道,“你年纪大了不能这样,我来挖。”太伯哪里肯听,见季简已装满泥筐,抢着就走,不慎在堤岸上滑了一跤,泥筐压在胸前,顿时口吐鲜血。太伯在宫中病情不见好转,万奇命军士水生到海隅向仲雍夫妇报信。仲雍夫妇得悉后,立即带了海隅名望医士在铁山(今鸿山)上寻了“骨牌草”打汁医治。太伯见到二弟后,十分毛病减轻了七分,不久恢复了健康。仲雍夫妇重返海隅,在兄弟两人共同努力下,海隅河接近了扬子江。
时隔不久,太伯因年老体弱,旧病复发,仲雍夫妇得知后,又返梅村。太伯自知病体难好,即召集文武官员道:“我病体难好,但有两个遗愿未了:其一,我死后二弟仲雍立即继位,防止邻邦趁机入侵;其二,把我灵柩葬于铁山,放在我妻殉难之地。”说完,低声叫了两声仲雍,便气绝而去,时年91岁。寿终这天为三月初三。文武官员要求按照遗言,拥立仲雍继位,仲雍推让再三。众官员跪在仲雍面前,其时全城百姓也派头人要求仲雍继位,在无奈之下,仲雍应诺。仲雍继位后,命万奇设孝堂,仲雍夫妇带头祭奠,然后殡殓备船,万民送葬,运往铁山安葬,即今鸿山太伯墓。
太伯、仲雍不仅重农业、发展经济,而且“崇文重教”,丰富百姓精神食粮。故乡岐山、周原一带诗歌盛行,百姓喜欢唱山歌,太伯、仲雍早年也是唱山歌的能手。他们来到吴地,知道吴人也喜欢唱山歌,于是就吸收了周原山歌的精华与吴地蛮歌相结合,以石为纸,以碳为笔,以歌为教,编成新山歌,后人称为“吴歌”,以此来教化吴地百姓,吴地社会文明的萌芽从此开始。白茆山歌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伯去世后,因无子,由二弟仲雍继位,叫吴仲雍,在位5年,寿享92岁;仲雍去世后,由仲雍儿子太伯嗣子季简继位,在位30年;季简去世后,由其长子叔达继位,在位18年,叔达去世后,由其长子周章继位,在位22年。这时周武王已灭商,他们到处寻找伯、仲后代,最后找到了周章,并正式封其为吴国国君。周章去世后,由其长子熊遂继位,在位48年。从“勾吴”开始至吴亡,吴国共25世25位国君,历时624年。
千载遗迹
仲雍夫妇离开梅村去虞地创业,太伯十分想念二弟,经常在铁山顶上观望虞山,而仲雍去虞地后,也十分慕念大哥,并经常在虞山顶上观望铁山。后人为表达其兄弟俩的真挚情意,纪念这两位先贤,在今鸿山太伯墓旁筑有一个“望虞亭”。望虞,就是东望常熟虞山。最珍贵的是,“望虞亭”中有一块石碑,这是一块千年石碑,上面刻有仲雍胞弟季历所作的《哀慕歌》:“先王既徂,长殒异都,哀丧腹心,未写中怀。追念伯仲,我季如何?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宫馆徘徊,台阁既除,何为远去,使此空虚。支骨离别,重恩南隅,瞻望荆越,涕泪交流。伯兮仲兮,逝肯来游,自非二人,谁诉此忧?”鸿山“望虞亭”古迹说明了他们兄弟间的情深,同时说明了虞地和仲雍在“勾吴”国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仲雍是受人尊敬的人,孔子在《论语》中赞道:“仲雍、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就是说,仲雍断发纹身隐居吴地合乎道之清,声明不继承王位,合乎道之权。所以享祭仲雍的祠堂称清权祠。因仲雍又名虞仲,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后人把海隅山改称虞山,其曾孙吴国国君也葬在虞山仲雍墓的旁边。
仲雍为“勾吴”第二代国君,他的墓在虞山东山坡辛峰亭下。该墓始建年代已很难考证。从梁昭明太子写过“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傍临齐女,则哀垅苍茫”这些句子看,仲雍墓的建立当比南朝更早。到明代则有了关于祭祀仲雍的记载。今天所见到的仲雍墓石坊,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个三门石坊上书“赦建先贤仲雍墓门”。常熟县志记载了这座石坊,“旧在虞山乾元宫右下,弘治中巡抚刘瓒建,万历丙子重建”。但这个石坊明末已毁坏。原址即是仲雍之祠,现已复建。仲雍墓随山势蜿蜒而上,中途有第二道石坊,重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面有“南国友恭”,背面有“让国同心”等字。石柱上有楹联:“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过石坊不远即是仲雍曾孙周章之墓。墓前有“古吴王周章陵墓”(乾隆年间所立),这是周武王加封的。墓道尽头,仲雍古墓静静地座落在半山平地的树林深处。墓前还有一座三门石坊,额书“先贤虞仲雍”,背题“至德齐光”。这是给予仲雍与太伯一样的赞美。坊柱有联云:“一时逊国难为弟;千古名山还属虞”。
江南吴中大地,历来被人们誉为人杰地灵、繁荣发达,是吴文化发祥地。这一切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能忘了历史先贤为这块大地从荆蛮走向文明、从贫穷走向繁荣的功绩,而更多思考的是,怎样凭借这深厚的文化积淀,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更加灿烂的文化和更加富庶的业绩,让这“常熟福地”随着历史的前进创造出更多的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