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港口浏河镇
潘君明( 苏州日报.2016/9/30 )
[标签] 出海港口;古镇;码头
[正文]

  浏河镇,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太仓市东部,东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嘉定区接壤,为太仓市濒江临海的重镇。古代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明代航海家郑和统领巨型船队,从刘家港起锚出海,通使西洋,号称“天下第一码头”。
  古语云“沧海桑田”,这是自然规律。浏河也是如此。浏河之地,古为海滩。约六千年前,境内陆地尚在浅海之中。秦汉时形成冲积平原。晋唐时境内长江岸线地势日渐隆起,在娄江口建一个渔村,渐成集市。元明时长江口形成崇明岛,此处称刘家港。清初,因江流、海潮和风浪的侵袭,江岸(海塘)严重崩坍,渔民被迫内移。清代和民国时期,大力修筑海塘护岸,使江岸坍塌趋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的整治河道、江堤,基本上遏制了江岸崩坍等险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境内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江海重镇。
  浏河(古称娄江、刘家港、刘家河)由西向东于境内汇入长江。浏河,原名刘河。明王鏊《姑苏志》云:“吴淞江即古之娄江,也亦名下江,俗呼刘家港。”民国《吴县志》云:“昆山至和塘东合新洋江,由太仓归刘家港入海者为娄江,即今刘河也。”民国初期,市镇商贸繁荣,往来客商甚多,为避免与他省刘河(如湖北蕲春县刘河镇、安徽肥西县刘河等)地名相混淆,经有关部门批准,改为浏河镇。浏,有深浚清澈、流动之意。《说文·水部》:“浏,流清也。”段玉裁注:“《郑风》曰‘溱与洧,浏其清矣。’毛曰:‘浏,深貌。’谓深而清也。”将刘河改称“浏河”,很符合刘河本意。
  浏河自古是个重要出海港口。据史籍记载,自三国至元代,朝廷利用海运之便,常在海内运送物资,常年不断,刘河港即为起点。明代,三宝太监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即从此处开航。《太仓州志》载:“永乐七年己丑(1409年),太宗文皇帝命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官兵二万七千人,驾海船二十八艘,奉诏旨往赏东南濒海诸番,以通西洋,是岁九月自太仓刘家港开船回日,仍以此处住泊,故诏诣云然也。”
  浏河是著名的沿江古镇,古迹众多,既与佛家有缘,也与武将有关。寺庙之中,最为著名者为天妃宫,也称“灵济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宫内塑妈祖默娘神像,称灵济夫人。相传郑和率领船队出刘家港下西洋,因圣妃神助屡显灵验,朝廷加封为“天妃”,并动用库银大治天妃宫,使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清乾隆时,大殿设计为无梁建筑,雄伟壮丽。前殿建戏楼,后殿为宫楼,珍藏天妃娘娘出世图8幅,历记天妃灵迹。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毁于兵燹。上世纪50年代初,天后宫曾改作浏河粮库,前殿危楼被拆,后殿则保存下来。1984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政府出资重建前殿、配殿、厢房、碑廊等,并辟为“郑和纪念馆”,陈列着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和文物。
  与武将有关的是将台。传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屯兵娄江口,设水师于江口南岸,有战舰20余艘,将士3000余人。韩夫人梁红玉自领一军,在马家滩亦筑将台,人称韩夫人将台,台基遗迹至今尚存。乡民们在海滨锄耕时,屡屡捡得一种陶器——韩瓶”,据考为韩世忠犒赏军酒之瓶。
  镇上历史名人众多,仅王氏一族,就有数代名人。王锡爵(公元1534年-1611年),字元驭,号荆石,家住镇域东乡楼里(三井村)。少年时受家庭熏蒙,发奋苦读,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榜眼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俗称“阁老”。
  王锡爵之子王衡(公元1562年-1609年),十六岁乡试中举第一,参加会试名列第二,榜眼及第,誉为“父子榜眼”,授翰林院编修。王锡爵之孙王时敏(公元1592年-1680年),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受荫进京授尚宝司丞。因病辞官后,潜心绘画创作,与王鉴、王恽及其长孙王原祁被誉为“清初四王”,为清初画坛领袖,并开创名闻全国的“娄东画派”。王时敏生有九子,挺、揆、撰、持、抃、扶、摅、掞和抑,时称“九房”,其中多数获取功名,子孙繁昌,人才辈出。
  王时敏第八子王掞(公元1645年-1728年),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长子王奕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次子王奕鸿,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川东道等职。
  王氏后裔人才辈出,还有王遵扆、王时敏之孙,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曾任《春秋经传说》总裁,著有《词曲合考》。族弟王昱,于墅沟畔筑梅花楼,以书画为乐,晚年画艺益精,被誉为清画坛“小四王”之一。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