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读
王国平( 苏州日报.2016/05/13 )
[标签] 苏州传世名著;孙武;军事;经史子集;电子书;读书笔记
[正文]

    说起孙武与《孙子兵法》,在苏州乃至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孙武何许人也?信史并没有告诉我们太多的东西。司马迁的《史记》写道: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彪炳千秋的兵书、耳熟能详的兵演,脍炙人口的武功。孙武在苏州的这些历史事迹到太史公笔下,虽着墨不多,却非常传神。但是,要想更多地了解孙武,包括《史记》《左传》《国语》以及后来的《吴越春秋》、地方史志等在内的相关历史文献,均未能提供足够的能称信史的确凿无疑的史料。孙武生于何年,殁于何年,春秋几何?一个齐国人,为什么跑到苏州来?到苏州后,在吴王拜将前,孙武有什么活动?是否曾在苏州“辟隐深居”?孙武灭楚后去向如何?孙武墓葬在何处?这些疑问一直推动着一代代学者的研究。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孙子兵法》又称《兵法》《兵书》《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凡十三篇: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计》主要讲庙算,即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综合分析敌我双方优势和劣势,比较:“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从而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取得战争胜利。《作战》篇主要讲发动战争极大地消耗国力,须力求速胜。《谋攻》篇主要讲以智谋克敌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形》篇主要讲创造必胜的条件才能够主宰战争的命运。胜利之师是以强击弱,“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势》篇主要讲作战须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以正兵正面交战,用奇兵出奇制胜。要善于营造压倒敌方的态势和声势。《虚实》篇主要讲以逸待劳、避实击虚、攻敌必救,以及造成具体作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弱,最终以多胜少等战术思想,主张因敌变化而取胜。《军争》篇主要讲迂回进军而又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夺取装备辎重的问题,并提出了“围师遗阙,穷寇勿迫”等作战原则。《九变》篇主要讲军队驻扎、行军、攻城、夺地等方面的九种情况及处置,将帅能通九变,才算懂作战原则。《行军》篇主要讲军队行军作战与驻扎时,如何观察判断敌情及相应处置原则。《地形》篇主要讲地形可分为“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本篇还阐述了将帅爱兵用兵等原则。《九地》篇主要讲依据“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腹地的程度等划分的“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篇主要讲火攻的五种目标即敌军的人马、粮草、辎重、仓库和运输设施,以及实施火攻的相应战术要求。《用间》篇主要讲间谍与情报对战争胜负的极端重要性,用间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五种类型,应巧妙运用。用间须不惜重金。
  《孙子兵法》最早传世本为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1972年4月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简文约抄写于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期。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此后,历代有多种版本的《孙子兵法》问世,如三国时曹操的《魏武帝注孙子》(影宋本)、南宋光宗年间刻本《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南宋孝宗年间刻本《十一家注孙子》等等。《孙子兵法》作为现存中国和世界军事理论史上最早形成战略体系的一部兵学专著,在世界广为传播,已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0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
  《孙子兵法》与孙武的影响,穿越时空。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三国时曹操在《魏武帝注孙子》序中说:“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焉。”唐代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代苏东坡说:“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明代戚继光说:“孙武子兵法文义兼美,虽圣贤用兵,无过于此。”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称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
  《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并突破军事学的范畴,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各界的青睐。
  《孙子兵法》无愧为苏州、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附:原著:《孙子兵法》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