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来就是百工集聚的“工艺之都”,正是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发挥了“工匠精神”,才创造出卓尔不群的“苏作”品牌及其市场影响力。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弥足珍贵。
工匠指专注于某一手工技艺的匠师,如木匠、石匠、铜匠、雕花匠、裱画匠等等;“工匠精神”则是指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永不止步的追求精神。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其丰富多彩的品类、千姿百态的形式素以工艺精美、秀丽、精湛的民族特色和风格著称于世。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全部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手工艺术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苏州历来就是百工集聚的“工艺之都”,能工巧匠辈出。从相传春秋时期善于铸剑的干将,到明永乐年间名闻朝野的“香山帮”泰斗蒯祥,以及擅长石料工程筑造和石雕、“官至工部侍郎”的陆祥。
他们名中的“将”“祥”都与普通话或吴语中的“匠”近音,可见其技与名已无法分割。明清以降,苏州的传统手工艺品确立了引领市场的地位,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产生了具有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历代文人墨客对苏州传统手工艺的描述向来不惜笔墨。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吴中绝技”中如此赞叹: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正是历史上无数能工巧匠发挥了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工匠精神”,才创造出卓尔不群的“苏作”品牌及其市场影响力。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弥足珍贵:一是体现出专注、敬业的职业精神,无论遭遇何种艰难曲折,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甚至为之奋斗一生也不离不弃、在所不惜;二是体现在制造、创造过程中的严谨、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却坚持不抄近路,踏踏实实,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三是体现在努力学习和吸收他人长处之中,通过兼容并蓄,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品位,可谓技不惊人誓不休。这种精神几乎融化在他们的血液里,浸淫在他们的每一个细胞中,成为他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动力与源泉。
“工匠精神”是手工艺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中形成的特质,具有十分可贵的历史传承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当今的制造业迅猛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新月异,但是,要实现从工业制造向智慧创造的跨越,仍然离不开这种“工匠精神”。
此次全国两会,“工匠精神”引发空前讨论,这是好事,能够激发众多企业发扬既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的“工匠精神”,通过矢志不渝、一以贯之的坚持与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各行各业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与产品品质的灵魂,从而产生品牌影响力,使“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创造”。因此,永不止步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和员工的永恒追求。
□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建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