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 手工艺类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非遗;手工艺
[正文]

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 手工艺类

(2006年5月20日公布)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

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当时的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百万。作品流行于江苏各地,远销上海、浙江、湖北、河南、山东等,并远播海外。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生产实践中,这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自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经验和一整套的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

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一般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刻版工序还包括:上样、刻版、敲底和修改。刻版的主要工具是“拳刀”,还有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套色印刷步骤: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

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其技法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形式以门画、中堂、条屏为主。题材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类:(一)、祈福迎祥;(二)、驱凶避邪; (三)、时事风俗;(四)、戏曲故事等。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象征。浓郁的江南特色和内涵隽永的艺术形式,曾被海外媒体誉为“东方古艺之花”。清代中期的“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也是独树一帜的。特别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对日本绘画艺术的贡献与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变迁,作为年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桃花坞木版年画正逐步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有待全力予以抢救、保护。

苏绣

92354-51028

苏绣技艺主要集中分布于市区与太湖之滨的镇湖。据《说苑》记载,二千五百年前苏州就已有刺绣服饰。宋代苏州刺绣有所发展,苏州目前最早的刺绣实物是从虎丘塔、瑞光塔中出土的刺绣品。明代,苏绣开始形成“精细雅洁了独特风格。其时刺绣欣赏品多采用文人画稿,代表为韩希孟的绣品。出现专为皇室御用的宫货货绣和商品绣,戏衣业由昆曲兴起而盛。清代,苏州被称为“绣市”, 有 3 个刺绣行业公所,绣庄 150 多家 , 四乡有绣工十万余人,刺绣成为众多家庭的副业。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创仿真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解放后苏绣艺术大放光彩。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近年来苏绣的传承面临危机。

苏绣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原料主要有底料和花线。工具有绷架和绷凳、绣针、搁手板。工艺流程包括设计绣稿、勾稿、染线、上绷、钉稿、配线、刺绣、下绷、装裱等。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在长期的发展中苏绣形成了独特的技艺术语和一套完整的绣法技艺体系。其中较为著名与独特绣种有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

苏绣自明以来,大师辈出、佳作迭出,目前有确切传人并有重大影响的苏绣传承谱系可分为三大体系:以沈寿为第一代以仿真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传统细绣为主的传承谱系和以杨守玉为第一代以乱针绣为主的传承谱系。主要研究和传承单位有苏州刺绣研究所和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等。

苏绣技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广泛性、完整性、系统性、拓展性、地方性、融合性、艺术性、严密性、灵活性等特征。

保护苏绣技艺对保护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中国的传统刺绣技艺与工艺美术理论、保护中华丰富的服饰传统与服饰文化、苏州民俗研究与保存部分民俗及妇女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绣在清代以后不断从其他地区、民族的刺绣技艺中汲取营养,与湘绣、蜀绣、粤绣与苗绣等绣种相互融合,互相影响。二十世纪以后,苏绣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代表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获得广泛赞誉,并促进了国内国际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交流。

宋锦

在慢热中苏醒的宋锦

在慢热中苏醒的宋锦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然植被及人文景观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唐宋时成为国内丝绸生产中心,明代时,苏州太仓浏家港即为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又有著名的苏州织造府,其宫廷织造和民间丝织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

苏州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历经各时代的发展,织锦工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南宋时,苏州成立了作院,这时在苏州织锦中,出现了一种质地精美、工艺独特的新品种——苏州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等服用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工艺装裱之用,品种共有40多种。特别是装裱书画的应用,使这些美丽华贵的织锦与书画珍品一起得以保存。因此,后世谈到锦必谓宋,宋锦之名也就广为流传了。明清时宋锦织物使用范围扩大,特别是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5年)出现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就是乾隆时期苏州生产的重锦,堪称稀世珍宝。宋锦业后受咸丰时太平天国战争影响,机织业蒙受重大打击,至同治、光绪年间重新复业,当时苏州城区尚有织锦机约300台。清未民初时又因军阀混战,宋锦业生产逐步萎缩,抗日战争前夕机台数继续减少至100余台,从此一蹶不振。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传统手工织锦业进行改造,1956年组织成立宋锦生产合作社,1958年又与漳绒厂合并成立苏州宋锦漳缎厂,至1966年改组为朝阳丝织厂,生产以现代丝织品为主体。至1979年又改组为苏州织锦厂。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种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的织锦,既继承了秦汉经锦的技艺,又继承了唐代纬锦的风格,集两者特色于一身。宋锦的类别,根据织物的结构、工艺的精粗、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四类。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

其产品的基本特点是采用了经线和纬线联合显花的组织结构,应用了彩抛换色之独特工艺,使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更为丰富。这一工艺特征非但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而且也一直流传到当代的织锦工艺上。在艺术风格上,以变化几何形为骨架,内填自然花卉、吉祥如意纹等,配以地色和谐,主花略加对比的色彩,使之艳而不俗,古朴高雅。基于宋锦具有上述诸特点,自宋代起,它便取代了秦汉时期的经锦、隋唐时期的纬锦,在宋、元、明、清蓬勃发展,可见宋锦有其杰出的历史价值,不仅是中国丝绸传统技艺杰出的代表作,更是苏州这座丝绸古城特有的优秀丝绸传统文化。在科学和艺术价值上体现为,织物结构上的突破、工艺技术上的变革、艺术风格上创新、生产技艺上的高超等,都充分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杰出性。

对宋锦的挖掘研究和保护,目的是为了继承与创新,将宋锦优秀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厚薄适中的多彩结构,结合现代文明和社会需求,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如制作高档服饰品、室内和厅堂各类陈设品和书画锦匣的装裱、装璜等。相信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在高档消费方面,将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

缂丝

缂丝技艺自明代始,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墓、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已成为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一台古老的木机、若干竹制的梭子、拨子等简单工具就能将五彩蚕丝线以“通经断纬”的独特技艺缂织成一幅书画艺术织物,内蕴吴文化清丽、温婉的地域风格。

缂丝织物独有:色彩丰富、色阶齐备,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的特色。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织物表面象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因此得名“缂(刻)丝”。

南宋苏州缂丝业成就辉煌,对后世缂丝技艺的发展影响深远,明代则以宫廷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中的开相缂丝织品著称,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

20世纪60年代,以复制南宋的缂丝名作为起点,艺人们复兴了解放前濒危的缂丝技艺。至70、80年代,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工厂,缂丝技艺空前发展:《双蝶•牡丹•山茶》和《寿星图》在传统缂丝基础上,作为双面全异的缂丝新品,被列为国宝级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

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且秀的艺术特点,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又获得了“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称,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特种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代精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多样的文献研究价值;缂丝技艺体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缂丝技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苏州缂丝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凝结了诸多艺术元素,与苏绣、宋锦等姐妹艺术互为营养,相互借鉴、启迪、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谱写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展示着内蕴深厚的苏州吴文化。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北京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举世闻名,无人不知。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设计和营造者呢 ? 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用超群的建筑技艺,在中华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苏州的香山位于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太湖之滨,是有 2500 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香山地跨北纬 31`14'-31`18', 东经 120`22'-120`28' 。有香山,花墩,外塘,水桥,郁舍,蒋墩,陈华,舟山等108个自然村,人口17000 左右,占地面积约 40 平方公里。

香山帮以木匠领衔,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中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由于香山帮古建营造工艺众多,并且十分复杂和漫长,所以不能一一予以详细介绍。

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 2500 多年的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光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近几年来,虽然有些生机,但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

香山帮出了不少名流大师,如“塑圣”杨惠之和世界上第一架飞车制造者徐正明,最有盛名的当数蒯祥和姚承祖两人。

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他被宪宗皇帝尊称为“蒯鲁班”,由此可见他对中国建筑的贡献之大之多了。

姚承祖是继蒯祥之后的又一名香山帮建筑大师。现存的怡园里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都是他的作品。而他最大的成就和贡献,是一部记述香山帮传统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这本书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金砖

御窑金砖

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千百年来,这里的村民一直以烧窑为业,有着烧制砖瓦的传统工艺。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邦工匠的推荐,特派官员到苏州陆慕(现为陆慕)监制金砖。由于这里土质优良,做工精细、烧制有方、工艺独特,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遂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就铺设着御窑金砖。

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

御窑金砖黛青光滑,古朴坚实,它面平如砥象一方黛玉;它光滑似镜若一块乌金。敲击它时发出金属般铿锵之声。御窑金砖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非常繁复辛苦。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烘干、窑水、出窑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御窑金砖是我国窑砖烧业中的一支奇葩,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到明代嘉靖时,金砖烧制进入全盛期,清朝末年以后,因战争连年,金砖生产时断时续,直至1984年才完全恢复生产。

御窑金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用金砖铺地具有光润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湿等特点,既可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能把宫殿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把豪宅古居装点得富丽舒适。

御窑金砖是吴文化孕育的结晶,凝聚着御窑人的灵巧和智慧,使一块泥土“变土为金。”是我国民族建筑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

苏州“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主要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主要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外来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所以也称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是苏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品类之一。

苏州明式家具,经过千锤百炼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 ” 结构严谨 ” ,是指家具的构成都是靠卯榫工艺,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线条流畅”,是指家具外观上主要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做工讲究,无懈可击;“漆泽光亮”,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通过十几道工序的精工细作,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设计是明式家具制作的头道工序,不仅要设计家具的造型、还包括家具的结构、雕花纹样等,全凭设计师的独具匠心。

木工制作即生坯制作,其基本过程除中途机械加工外,有划线、理线、装配、打磨四个环节。

雕刻需按设计图样通过铲底 , 理顺边线 , 拉花、雕刻纹样等,做到跟脚清、花叶活翻、层次清晰、有立体感。

漆工共有十六道工序。打生坯,刮面漆,磨砂皮,做颜色;上头胶漆,缕砂皮面漆;缕砂皮,揩漆;推砂叶面漆;推砂叶;揩漆等。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领域里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其造型简洁、质朴,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 , 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更使其达到了尽善尽美。

制扇技艺

制扇技艺

制扇技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并逐渐传入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 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苏扇可归纳为三大类: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统称为 “ 苏州雅扇 ” 。

苏州折扇,南宋时便可自制,从明代开始有名,著名的“乌竹骨泥金扇”就以苏州所制者最佳。“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作股为俗制,惟棕竹、毛竹为之,称怀袖雅物。”尤其是,苏州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

檀香扇是从折扇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以檀香木制扇, 散发天然香味。 苏州是檀香扇的发源地, 采用 “ 拉花 ” 、 “ 烫花 ” 、“雕花” 、 “ 画花 ” 工艺,扇面绘上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 自 20 世纪初制作生产以来,以其独有的工艺特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宠爱。

绢宫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也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等工艺。折扇和檀香扇、绢宫扇三大类别,各有千秋,做工精致细腻,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在扇子的一方小天地中精雕细琢,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描绘,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是戏曲演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出用品,它不仅能反映演员的身份角色和个性特点,而且能美化舞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 , 达到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

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可上溯至明代中叶,与当时南戏北调中最为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从演戏需要“行头”到剧装戏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戏曲结下了近五百年的不解之缘。

明、清以来,苏州一直是丝绸和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的刺绣又以其技艺精湛而名闻海内,所以苏州剧装戏具的制作具备了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19 世纪 30 年代,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程艳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全部剧装均在苏州定制。

苏州剧装戏具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图案独特、色彩雅丽,工艺细致、制作精良。,现全国仅有苏州能保持戏衣、盔帽、靴鞋、刀抢、口面、头饰六大类 1000 余个品种的制作,其中戏衣类 378 种,戏帽类 246 种,刀枪类 276 种,戏靴类 41 种,髯口头面类 79 种,头饰光片类 23 种。

苏州剧装戏具每个品种的工艺均各有特点 , 每件制品迄今仍采用一件一制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上下衔接、道道把关;各种图案的选用沿袭了传统历史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在刺绣色彩上更具苏州水乡淡雅秀丽的艺术特色。以蟒袍为例,其制作工序就分为开料、绘画、配色、刺绣和成合五大类 28 道工序。

剧装戏具包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融入美术、刺绣、色彩、历史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印绘、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剧装戏具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立的艺术品,高档的剧装已被不少知名作为艺术品收藏。她使人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手工技艺,也使人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满足人们审美的想象和精神上的追求,她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


一团和气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江南文化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