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习俗,对于现今年轻人来说,已很陌生了。而对于中老年而言,当是记忆犹新。在农村或偏远地方,至今仍在使用柴灶的人家,“送灶”的习俗仍是岁末年终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凡每年入冬后,过了冬至节(祭祖,团圆之隆重,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腊八”后,便是“送灶”的时候了。灶,即用砖石等材料砌成,供烹煮食物和烧水的设备,如煤灶、柴灶等,亦是旧时灶君的简称,如祭灶、送灶。老苏州人对“灶”习惯称呼“灶头”,有灶的屋子,称为“灶屋(镬)间”,还有堆柴草用作灶头燃料的屋子,叫“柴房间”,前后两者紧密相连。
在我国旧时习俗中,对灶头特别重视,认为灶头由灶神(王)掌管,这灶君老爷维系着一家人的祸福。《礼记·礼器》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灶神即火神。我国最初的灶神是位女性。《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西晋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后来,有古籍将灶神说成是昆仑山上一位老母,叫做“种火老母元君”,专管人间住所,记下每家人的善恶之事,夜半上奏天庭。此外,道教典籍《抱朴子·微旨》中,对灶神亦有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旧俗夏历(注:古代汉族历法)腊月廿三或廿四日用纸马饴糖等送灶神上天,谓之送灶。除夕又迎回,谓之迎(接)灶。”由此,送灶的说法不仅古有记载,而且习俗广为流行。这是黎民百姓最朴素最良好的一种心愿,就是通过“送灶”祈求消灾降福,来年安康,四季风顺。
说起灶的出现,离不开火。母系社会里,灶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今天,我国人民除夕围炉守岁的习俗,就是残存的原始遗风,经传承演绎而来。旧时,灶神亦有专供的庙宇,受人香火。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西大街路北,曾经有一座明代始建、康熙年重修的“都灶君庙”。这处建筑,殿堂数层,形制宏大,庙门外特铸铁狮子一对,十分威武,这是全国最大的灶王庙。历史上对灶神的传说,版本甚多。据说,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但不管如何,灶神(王)总是受到人们的敬重。明清以后,灶王爷渐渐演化为“家神”后,便主要在各家各户享受香火供奉,而社会上的灶王庙,倒是越来越鲜见了。
苏州,在旧时对岁末“送灶”尤为重视和讲究。每年农(阴)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家家均要备购各色果品、香烛及纸轿神像,用来祭祀灶神(灶界老爷)。其中,特别在供品中,万万不能缺了糯米团子及胶牙糖(俗称“糖元宝”)。民间有讨口彩“送灶糖元宝”之说,为的是可以甜甜地粘封住灶界老爷的嘴巴,让其在玉皇大帝面前述职时,多说好话、少说或不说坏话。祭祀礼毕,即将原先奉在灶座神龛内的灶社像及灶帘、纸轿等恭敬地移送至自家大门外焚烧。这个环节名曰“送灶君上天”。等到除夕夜,全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再专程在门口对天施礼,郑重地将“灶王”接回,将先前备妥的新的灶神像等,置放入灶神龛内。
在苏州城乡,桃花坞木刻彩印灶神像往往是人们的抢手祥品,供不应求,因为“送灶”习俗是老百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美好愿望。宋范成大有《祭灶词》咏道:“古传腊月廿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言。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清沈朝初《忆江南》咏道:“苏州好,腊尽火盆红。玉屑饧糖成锭脆,紫花香豆著皮松。媚灶最精工。”清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中,有民谣二首:其一《灶王》:“又是残冬初一来,街头栲栳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扮出雌雄大发财。”其二《送灶》:“团子年糕汤水圆,饧糖元宝供神前。送君一盏油灯挂,扫却尘灰上碧天。”这些吴地记载,形象地道出了吴地人家“送灶”的人文习俗和浓厚的辞岁年味。
这里提到的“饧糖”,便是麦芽糖、饴糖。另外,提到的“扫却尘灰”,其实就是苏州老话俗称的“掸檐尘”(拿现在的说法就是大扫除、搞卫生)。此俗源于神话传说,从前人身上附有看不见的“三尸神”,他常把人间的“坏事”暗记于墙上,再伺机报告天上玉帝。玉帝得悉后待除夕晚,便命王灵官下凡杀生。灶君得知此事急中生智,命家家户户在除夕前将墙壁打扫干净。王灵官下凡后找不到事主过错的证据,便报知玉帝。玉帝便惩罚了“三尸神”。而人们很感激灶君的善举帮助,因而对他更加敬重。从此,“掸檐尘”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这习俗往往在农(阴)历十二月廿日过后。掸尘寓意“赶走晦气”和“除旧迎新”。掸尘,还有“掸三不掸四”之说。因为到了农历(阴)十二月廿四日(俗称廿四夜),就无论如何一定要“送灶”了。在吴中乡村,有的地方还有廿四夜合家吃团子的习惯,称作“安乐团”。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旧时城乡居家必备的灶头,如今大多已被煤气灶或天然气灶所替代。“送灶”习俗,已成了岁末辞旧中的一个美好记忆。然家家掸檐尘,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习惯,还是流传至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