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18米缂丝《姑苏繁华图》成为文化信使
黄自刚(文);张彪(文);丁达祥(摄)( 苏州日报.2018/2/1 )
[标签] 缂丝

  古运河上阵阵的橹声,山塘街上熙攘的人群,狮山脚下的田园村舍……一幅长达17.6米的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缓缓打开了“风景旧曾谙”的古姑苏盛世图景。近日,由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缂丝民间艺术家陆美英及其创作团队历时6年制作完成的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收藏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

  在这背后,从清朝国画巨匠徐扬,到当代缂丝传承人陆美英,再到参与收藏过程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为了接好文化传承这一“棒”,高新区上演了一次足足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文化对话。

  从古画瑰宝到缂丝巨作 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匠心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擅长人物、花鸟草虫的苏州籍宫廷画师徐扬用了24年时间创作了《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画卷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笔触细致,独具匠心。

  2010年,时隔两百多年,同样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匠人陆美英决定用手中的木梭,向“自己特别崇拜的一代匠师”徐扬致敬。“那时候,我买了《姑苏繁华图》高仿真的画稿,早中晚甚至连吃饭时都看。”为了做好缂丝作品,陆美英看画稿看了一百多遍。“什么位置配什么颜色我都一清二楚”,陆美英略带骄傲地说道。

  为了更细腻逼真地表现出画中细节,陆美英将缂丝作品扩至长17.60米,宽0.48米,这更是大大增加了缂丝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技术性难题,陆美英请来传统机械师傅,耗费一年多的时间,量身打造出一台经轴为19米的机器。“这么长的宽度上,要保证每一根丝都要绷紧到一定的重量,而我们有四十几万根丝。要保证这么多丝线一致,难度可想而知!”

  与画作一样,缂丝作品也要在方寸之间呈现出细致的画面,实现山里有树、树里有人、人里有景的艺术追求。陆美英清醒地意识到,这次的制作对创作团队的缂丝技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陆美英带领她的创作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练兵”。“大家平时都习惯了工笔画的手法,很少涉及水墨画。工笔画比较简单一点,因此需要通过两年多的练兵来突破以前工笔画的手法。”

  为了追求原画中的历史感,陆美英及其创作团队更是对细节提出更高要求。“就拿画上的印章来说,这些印章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岁月的风化会造成自然颜色的脱落。因此在缂丝制作过程中,就要体现出这种自然的脱落感。”陆美英表示,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把线一丝丝劈开,再不断调整比例,实现两边红,中间淡的这种自然脱落感,“这些都需要对线、颜色、织造有着非常精准的把握”。

  从高阁孤芳到文化信使 回应的是繁荣文化的时代命题

  如果说,创制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是演绎一部“精益求精”的艺术大片,那么,收藏该传统手工艺精品的过程就是一场“郑重其事”的文化接力。

  “缂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做一幅既能代表当前缂丝技艺的最高水准,又能体现我们这代手工艺人兢兢业业,辛勤付出与专注的工匠精神的传世之作是我的夙愿。”在陆美英的眼中,这幅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不仅仅只是一件缂丝作品,更是希望通过这幅作品来激励后人,让后人明白繁华事物的背后离不开辛勤的劳动与付出。

  陆美英的殷殷匠心,与高新区书写文化繁荣新时代“考卷”的决心不谋而合。“高新区历史文化积存丰厚,仅传统手工艺就有苏绣、缂丝、玉雕等16个门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传承项目数不胜数。为了不辜负这样优异的文化禀赋,我们一直注重通过收藏、保护等方式,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手工艺,不断滋养苏州吴文化的根脉。”高新区文化局副局长夏建华表示,“经过相关部门反复研究,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和陆美英进行磋商,商谈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收藏事宜,并计划在有关载体进行展示,供广大市民长期参观,以展现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作品的独特魅力。”

  2017年9月20日,高新区专门组织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苏州高新区文化顾问马达领衔的专家顾问团,对陆美英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开展评审。在评审过程中,由工艺美术行业界、收藏界、艺术品金融、非遗及传统文化、缂丝制作大师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创作特性、时代特性、工艺技法、创作难度、艺术效果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审专家组认为,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技艺复杂、制作精良、作品尺幅大,工艺难度强,劳动成本高,整体效果佳。在继承传统工艺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是罕见的苏州缂丝巨作,更是一件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和传世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018年1月16日,陆美英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正式成为高新区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信使”,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述苏工苏作的独特匠心、精致瑰丽的苏州文化。对此,陆美英充满憧憬和期待:“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缂丝,愈发感觉到政府对我们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支持力度。想到自己是做缂丝的,于是就想用缂丝来对《姑苏繁华图》进行再创作,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将来,子孙后代看到这样的作品时,一定会为我们传统手工艺的精美以及匠心所折服!”

  “除了收藏缂丝作品《姑苏繁华图》,高新区近来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发力。”夏剑华介绍,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出台实施《苏州高新区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5个文件,高起点规划狮山文化广场,面向全球征集并确定苏州东吴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馆)、科技馆(工业展示馆)和艺术剧院设计方案,启动运河风光带建设,建成2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正式运作,民乐厅开工建设。第三届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央视全程直播,向国家级金牌赛事迈进。


1
2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