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勿忘盛泽先蚕祠
凌子( 姑苏晚报.2018/2/6 )
[标签] 盛泽

  1990年秋,我到盛泽中学教书。青春落寞,好游逛。先蚕祠以少有的空旷进入我的视野。那时不知其名,仿佛还在作大粮库,但粮库应有的繁忙景象已消退。祠坐北面南,偌大的广场在明净的夕照下显得野豁豁;前临河,斜对一独拱石桥,石桥巍峨,野树荒草镶嵌桥身,此桥可是柏家桥?因为盛中就在不远处,因为东白漾的水面尚有残余,因为粮库前的门楼赫然耸立,先蚕祠就这样先声夺人存入我青春的档案。

  世纪之交,古建筑修复热热闹闹。粮库大部分还原为“古祠”,但小河填平了,砖雕门楼前安插了一排醒目的红漆高木栅栏。

  2017年秋,笔者再度探访先蚕祠。讲解员老王为本地人,六十开外,满怀激情。讲到投入处,习惯性地扬扬手中的老式小喇叭,想来先蚕祠中也留存着他的岁月印记。西院为偏殿,相对独立且紧致,筑石为山,挖土为池。有三曲石桥一座,名“挹翠桥”,简朴玲珑。池不大,但清冽幽碧,苔痕隐隐见。鱼悠游其间,亦隐隐然,仿佛游离时光外。老王神秘地介绍,当年整治水池,投放数百尾锦鲤,不想一夜间尽消失;后再投放,亦不喂食,竟安然无恙至今。池不通外河,池中仅有苔藓,其中奥妙,只有鱼知道了。

  先蚕祠建于清道光年间(一说道光七年,一说道光二十年),距今有180年光景。由当地丝业公所公建,除作丝业公所及农会办事处外,主要用来祭祀行业祖师。清同治《盛湖志》载:“先蚕祠祀黄帝、神农氏及其妃嫘祖。”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业界尊其为祖师,民间亲切地称之“蚕花娘娘”。盛泽先蚕祠规模宏大,在江浙一带首屈一指,有“苏州玄妙观”之类比。现今修复开放的先蚕祠,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先蚕祠正殿自然为“蚕皇庙”。中间神龛供黄帝、神农、嫘祖鎏金坐像,上悬巨匾,书“人文始祖”。楹联两副,一曰:“先蚕遗教,抽丝剥茧,扬盛湖风范;后叶沐恩,绣锦织云,擅吴越声名。”一曰:“衣被苍生兴百业,彰施藻采映千秋。”均为邑人行家所题。殿上置巨钟,上镌楷体“蚕王祠”,亦为今赤子儒商捐铸。

  正殿前的石板广场,昔时可容万人。今两侧加建碑廊,甬道直抵蚕皇殿台阶。商界素有年初一烧头香习俗,因原先关帝庙不存,遂移至蚕皇殿举行。香烛鲜红,有一人多高、碗口粗,重达380斤。从新年子夜点起,一直燃至年初五午间接罢“路头”财神。老王比划着解说。

  先蚕祠内的另一“主心骨”建筑当推小满戏台。戏台背对门楼,与蚕皇殿遥相呼应。戏台壮观,有两层,“文革”中被无情拆除,今重建,美轮美奂,戏台上方的藻井更是金碧辉煌。一年一度的盛泽小满戏,在这里上演,场面宏大,声名远播。农历小满日(公历5月21日左右),相传为蚕神诞辰,旧时丝业公所总要出资酬神演戏三天。按惯例,第一天昆剧,第二天(正日)及第三天为京剧,均延请名班名角登台献艺,剧目多为祥瑞戏,忌与“丝”谐音的“私”“死”悲情戏。小满戏开演的日子,也是农事将“旺作”的日子,俗谚云“小满动三车(丝车、油车、水车)”。特别是新丝将上市,蚕农丝商无不欢欣鼓舞。因而,小满戏演出之际,江浙一带士人纷至沓来。《盛湖竹枝词》对此有生动描述:“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文学巨匠茅盾先生1937年主编的《中国的一日》中也为盛泽小满戏留下浓重一笔。今天,小满戏已列为苏州“非遗”项目。中国丝绸博物馆曾专门派人前来写生,创作大型壁画《盛泽小满戏》陈列于博物馆主厅。

  是先蚕祠的旧门楼埋下了牵挂的伏笔,又是别出心裁修葺一新的新门楼让我频频回眸。先蚕祠的门楼真不一般,一式砖雕,精美绝伦。上有嫘祖养蚕图,下有后稷稼穑图,东有尧帝访舜图,西有舜传大禹图,集远古人文大观,溯华夏文明姻缘。小青瓦盖顶,清水砖贴面。入口共置三拱门,正中拱门上嵌砖雕金字匾“先蚕祠”,两侧拱门上方分别置“织云”“绣锦”匾额。单檐歇山顶,飞檐斗拱,气宇轩昂。最吸睛的是主脊上的“螭吻”,一对相向咬定脊端,另一对昂首雄视云天。何等精神,何等昂扬!看着看着,龙须似在舞动,天文与人文神奇辉映。

  回归书斋,聊作书抄公,补足有关资料——

  《重修先蚕祠碑记》:“先蚕祠历经沧桑,咸丰年间权充县丞署,沦陷时期驻扎日军,继又作仓廪校舍工场,渐致败落。1949年被征作粮库,部分房庐被拆,园池湮没,幸祠基及门楼、大殿、议事厅尚存,为全国最大蚕神祠庙遗址。”

  《吴江丝绸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20世纪50年代,先蚕祠被征用为粮库,后因年久失修,至1985年仅存门楼、正殿、偏殿等建筑。1995年4月19日,先蚕祠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秋天,先蚕祠经修缮后对游客开放。2001年9月10日,先蚕祠被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丝绸之路上,盛泽可能是最早出发的成员之一。黄家溪乃源头,先蚕祠则为此留下纪念。


1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