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杨曦:玉雕初心不改
蔡春生( 姑苏晚报.2018/1/1 )
[标签] 苏州玉雕;杨曦

    每年的子冈杯玉石雕大展,苏州玉雕艺术家杨曦都有新作面世。也总有一众粉丝翘首以盼,等待他新的创意出炉。

 

    玉器,总是在创新中赢得口碑和掌声。杨曦是最早立志于革新传统玉雕的那个人,他的玉雕之路,始终伴随着“新”与“更新”。

 

    传统与创新,是所有手艺都需直面的核心问题。如今的玉器,更多是人们随身佩戴和把玩之物,与当代人肌肤相亲,寸步不离,既然如此,大家便有一个共识:玉器当随时代,需要建立起本时代的审美风格,决不可固守千百年前的模样和程式。然而,当创新之风席卷现代玉雕工作室,人们蓦然回首间,不无遗憾地发现:许多创新并未带来视觉美感,反而与玉器这一载体格格不入、诸多不协。

 

    这时候,更多的人回眸传统,审视传统,到底传统玉雕中有怎样的精气神被遗忘,以至于今天的玉雕创新,很容易步入另一极端?

 

    杨曦的创新很容易形成话题,是因为他在看似不经意间,便能将玉器之美和雕刻之美无缝对接。透过其天马行空的创新和设计,我们不只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时尚感,也领略到玉雕的造型之美和技艺之美。尽管创新之路越走越深,然而注重雕刻、突出造型的传统玉雕精神,从未被杨曦忽略。

 

    杨曦的玉雕创作,缘自上世纪80年代在苏州玉雕厂的实践。他1983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在班级中是美术才能的佼佼者。这份扎实的美术功底,让他日后的玉雕创作游刃有余。

 

    对于更喜欢创造性劳动的杨曦而言,进入玉雕厂的仿古车间,并非他心之所属。然而那段时间的仿古,在日后被证明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宝贵经历。正是在玉雕厂,杨曦遇到了与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对话的机会,他需要一比一仿制陆子冈款识的玉牌。

 

    陆子冈是明代苏州制玉大家,当时文人称其技艺:“可保上下百年无敌手”。直到今天,陆子冈仍是玉雕业界尊崇的巨匠。但,时下所见陆子冈款识的传世玉雕,大多是明末或清代、乃至近代仿品,赫赫有名的子冈款长方形玉牌,几乎没有哪件可以公认为子冈真迹。

 

    但杨曦认为,他在厂里遇到的三块子冈牌,应为真品。“那样精彩的子冈牌,后来再没见过!”每到一处博物馆,杨曦都会关注子冈牌,去年他的《莲相》和《秋语江南》两件作品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因此受邀参观了该馆,也浏览了该馆所展出的子冈

 

    大音希声牌。然而从制作工艺看,杨曦认为,距离当年厂子里所见的三块古代玉牌,相去甚远。

 

    说起早年所见那几件子冈牌,杨曦至今赞不绝口。在一件《画龙点睛》的玉牌上,玉中人在画案上挥毫,上方一条飞龙,气韵生动。比芝麻还要微小的人物脸部,表情竟刻画得十分生动;方寸之间,画案的透视关系十分精准,雕刻者好似熟稔西方素描一般。从最初的惊鸿一瞥,到随后的一比一模仿,这一过程颠覆了杨曦对中国传统玉雕的理解:古代工匠琢玉水准和美术功底,非常惊人。

 

    扎实的美术基础,以及在厂子里日复一日的仿古实践,成就了杨曦的玉雕基本功,这也成为其日后玉雕创作的底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杨曦开始了玉雕改革。他在熟练掌握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绘画技巧和现代设计理念,探索更具时代气息和现代感的玉雕表现形式。其核心手法,是将平面设计引入玉雕创作。通过形体的刻意虚化,他在白玉上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表现了“千手观音”;通过前所未有的镂空处理,他为玉雕植入了一种别致的表达手法;他还将传统的玉璧、玉璜、玉佩等元素重新组合,构成现代设计感的《古韵》图式,成为苏州玉雕界至今风行的玉雕题材……

 

    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在玉雕行业激起千层浪。然而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曦在创作中并未弱化“技艺”。

 

    设计和技艺之间,杨曦追求一种平衡。近几年,杨曦的《莲相》、《银杏》、《速写江南》、《罗汉》等玉雕系列,不仅有新意,而且有着很高的手艺制作难度。比如2016年的《速写江南》,线条、镂空以及层次表现都极具技巧,2017年新制作的《罗汉》系列,人物面部肌肉、表情、身体结构、手指动态等,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表现。

 

    与创意的被模仿、被抄袭相比,杨曦同样担心传统技艺的逐步流失。设想,一件玉雕作品的产生,都是由设计师绘好图稿,随后通过电脑数控转化为产品,这样的玉雕不就成了一种工业产品?这样的玉雕,还有多少魅力可言?

 

    晚明《太仓州志》曾载:“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逐擅绝……子冈死,技亦不传。”比陆子冈玉牌更先绝迹的,正是传说中他直接用刀刻玉的绝技。技艺的失传,是手艺之憾。很难想象,只剩设计而缺失了手艺,玉雕将会走向何方。

 

    在新潮的创作思想背后,是杨曦对于传统手艺的虔敬态度。就在众多玉雕大师转变为玉雕设计师时,杨曦对手艺还是一往情深。他内敛低调,仿佛全然不沾社会的喧嚣浮躁,只埋头于自己的创作。他半天时间在工作室绘制图稿,另半天则在家亲手制作,在这样雷打不动的节奏间,杨曦享受着自己专属的雕刻时光。

 

    如果说开启灵感和创意的钥匙,是不间断的手工劳动,那么实现灵感和创意的路径,唯有高超的技艺。杨曦的创意总能完美转化为作品,技艺便是秘诀。杨曦说,越是在追求设计的风潮下,他越会重视玉雕技艺的本体表达。

 

    从事玉雕创作三十几年,与技艺较劲,与创新较劲,与玉石较劲,杨曦充实而快乐着。他说,没有比手握一门传统技艺更美妙的工作了,所有的传承、所有的创造,所有的设计、所有亲力亲为的雕琢,最终都转化为美妙的玉石作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作状态,让流走的每一寸光阴都有了意义。

 

    设计每天都是新的,但玉雕的本质却从未改变。

玉雕4

玉雕3

玉雕2

本报记者 蔡春生

每年的子冈杯玉石雕大展,苏州玉雕艺术家杨曦都有新作面世。也总有一众粉丝翘首以盼,等待他新的创意出炉。

玉器,总是在创新中赢得口碑和掌声。杨曦是最早立志于革新传统玉雕的那个人,他的玉雕之路,始终伴随着“新”与“更新”。

传统与创新,是所有手艺都需直面的核心问题。如今的玉器,更多是人们随身佩戴和把玩之物,与当代人肌肤相亲,寸步不离,既然如此,大家便有一个共识:玉器当随时代,需要建立起本时代的审美风格,决不可固守千百年前的模样和程式。然而,当创新之风席卷现代玉雕工作室,人们蓦然回首间,不无遗憾地发现:许多创新并未带来视觉美感,反而与玉器这一载体格格不入、诸多不协。

这时候,更多的人回眸传统,审视传统,到底传统玉雕中有怎样的精气神被遗忘,以至于今天的玉雕创新,很容易步入另一极端?

杨曦的创新很容易形成话题,是因为他在看似不经意间,便能将玉器之美和雕刻之美无缝对接。透过其天马行空的创新和设计,我们不只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时尚感,也领略到玉雕的造型之美和技艺之美。尽管创新之路越走越深,然而注重雕刻、突出造型的传统玉雕精神,从未被杨曦忽略。

杨曦的玉雕创作,缘自上世纪80年代在苏州玉雕厂的实践。他1983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在班级中是美术才能的佼佼者。这份扎实的美术功底,让他日后的玉雕创作游刃有余。

对于更喜欢创造性劳动的杨曦而言,进入玉雕厂的仿古车间,并非他心之所属。然而那段时间的仿古,在日后被证明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宝贵经历。正是在玉雕厂,杨曦遇到了与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对话的机会,他需要一比一仿制陆子冈款识的玉牌。

陆子冈是明代苏州制玉大家,当时文人称其技艺:“可保上下百年无敌手”。直到今天,陆子冈仍是玉雕业界尊崇的巨匠。但,时下所见陆子冈款识的传世玉雕,大多是明末或清代、乃至近代仿品,赫赫有名的子冈款长方形玉牌,几乎没有哪件可以公认为子冈真迹。

但杨曦认为,他在厂里遇到的三块子冈牌,应为真品。“那样精彩的子冈牌,后来再没见过!”每到一处博物馆,杨曦都会关注子冈牌,去年他的《莲相》和《秋语江南》两件作品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因此受邀参观了该馆,也浏览了该馆所展出的子冈

大音希声牌。然而从制作工艺看,杨曦认为,距离当年厂子里所见的三块古代玉牌,相去甚远。

说起早年所见那几件子冈牌,杨曦至今赞不绝口。在一件《画龙点睛》的玉牌上,玉中人在画案上挥毫,上方一条飞龙,气韵生动。比芝麻还要微小的人物脸部,表情竟刻画得十分生动;方寸之间,画案的透视关系十分精准,雕刻者好似熟稔西方素描一般。从最初的惊鸿一瞥,到随后的一比一模仿,这一过程颠覆了杨曦对中国传统玉雕的理解:古代工匠琢玉水准和美术功底,非常惊人。

扎实的美术基础,以及在厂子里日复一日的仿古实践,成就了杨曦的玉雕基本功,这也成为其日后玉雕创作的底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杨曦开始了玉雕改革。他在熟练掌握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绘画技巧和现代设计理念,探索更具时代气息和现代感的玉雕表现形式。其核心手法,是将平面设计引入玉雕创作。通过形体的刻意虚化,他在白玉上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表现了“千手观音”;通过前所未有的镂空处理,他为玉雕植入了一种别致的表达手法;他还将传统的玉璧、玉璜、玉佩等元素重新组合,构成现代设计感的《古韵》图式,成为苏州玉雕界至今风行的玉雕题材……

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在玉雕行业激起千层浪。然而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曦在创作中并未弱化“技艺”。

设计和技艺之间,杨曦追求一种平衡。近几年,杨曦的《莲相》、《银杏》、《速写江南》、《罗汉》等玉雕系列,不仅有新意,而且有着很高的手艺制作难度。比如2016年的《速写江南》,线条、镂空以及层次表现都极具技巧,2017年新制作的《罗汉》系列,人物面部肌肉、表情、身体结构、手指动态等,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表现。

与创意的被模仿、被抄袭相比,杨曦同样担心传统技艺的逐步流失。设想,一件玉雕作品的产生,都是由设计师绘好图稿,随后通过电脑数控转化为产品,这样的玉雕不就成了一种工业产品?这样的玉雕,还有多少魅力可言?

晚明《太仓州志》曾载:“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逐擅绝……子冈死,技亦不传。”比陆子冈玉牌更先绝迹的,正是传说中他直接用刀刻玉的绝技。技艺的失传,是手艺之憾。很难想象,只剩设计而缺失了手艺,玉雕将会走向何方。

在新潮的创作思想背后,是杨曦对于传统手艺的虔敬态度。就在众多玉雕大师转变为玉雕设计师时,杨曦对手艺还是一往情深。他内敛低调,仿佛全然不沾社会的喧嚣浮躁,只埋头于自己的创作。他半天时间在工作室绘制图稿,另半天则在家亲手制作,在这样雷打不动的节奏间,杨曦享受着自己专属的雕刻时光。

如果说开启灵感和创意的钥匙,是不间断的手工劳动,那么实现灵感和创意的路径,唯有高超的技艺。杨曦的创意总能完美转化为作品,技艺便是秘诀。杨曦说,越是在追求设计的风潮下,他越会重视玉雕技艺的本体表达。

从事玉雕创作三十几年,与技艺较劲,与创新较劲,与玉石较劲,杨曦充实而快乐着。他说,没有比手握一门传统技艺更美妙的工作了,所有的传承、所有的创造,所有的设计、所有亲力亲为的雕琢,最终都转化为美妙的玉石作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作状态,让流走的每一寸光阴都有了意义。

设计每天都是新的,但玉雕的本质却从未改变。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