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苏州小娘鱼惊艳央视荧屏 向全国青少年送上新年祝福
崔阳阳( 苏州日报.2018/1/1 )
[标签] 苏州评弹《芦花谣》

上月22日,来自苏州的小演员们在央视录影棚录制幼儿评弹版《芦花谣》。 □ 崔阳阳 摄

 

“芦花白、芦花美,人人都喜爱,千朵万朵意绵绵,天上彩云追……”这是苏州评弹《芦花谣》,园区花季评弹团小娘鱼吴语菲已练得相当娴熟。今天晚上,她将与其他39名苏州小娘鱼一齐亮相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元旦晚会,用颇具姑苏韵味的幼儿评弹表演为全国的青少年朋友带去新年的祝福与问候。

这些娃娃最大的8岁,最小的不过5岁,她们来自相城区或园区,有些人之前并不相识,这一次,她们走到了一起。来自苏州市曲协主席袁小良领衔的“袁小良评弹艺术工作室”、孩子们的指导教师李红说:“为了得到这个机会,孩子们付出了很多,让全国观众都看看,我们苏州的孩子有多棒!”

央视导演为苏州娃表演点赞

就在昨天晚上的央视少儿频道,这群小娘鱼的专题真人秀纪录片已提前亮相荧屏。纪录片中的15分钟生动展现了孩子们练习琵琶弹唱、团队合奏的磨合过程、与曲艺大师袁小良的互动,以及日常点滴,讲述着孩子们的努力与坚持。

据介绍,此次央视少儿频道元旦晚会特别节目是央视为全国青少年朋友精心打造的跨年礼物,两个月前就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选手与节目,并采用“专题片+晚会”的全新表现形式,从上月29日至本月1日连续四天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为了准备这次节目,我们配置了庞大的阵容,小演员数量达到40人,这个规模远超之前的表演。”李红说。

李红表示,机会源于去年年初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17全国校园春节大联欢活动,娃娃们用苏州评弹演绎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引起了央视少儿频道资深导演邬纯芳的注意。邬纯芳当场评价,8岁以下的小朋友自弹自唱苏州评弹十分少见,苏州很重视当地的非遗传统文化,我要给孩子们点赞,“有机会要把她们推上央视大舞台。”

李红回忆,2017年10月,央视少儿频道的工作人员与其取得了联系,向其征集新节目。当时,幼儿评弹版《芦花谣》新鲜出炉,李红便将表演视频传给了对方。“当时对方对表演效果很满意,但要求演员数量从17名增加至40名以上,并加大琵琶演奏的力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李红说。经过央视专业团队对曲目的加工,以及孩子们紧锣密鼓的训练,最终获得了此次演出的珍贵入场券。

赴央视录制节目,从中午忙到深夜

上月21日,冬至前夜,41名苏州娃娃在家长与老师的陪同下,入住央视录影棚附近的宾馆。这个冬至夜,虽然没有丰盛的菜肴,不能与家人们团聚,也没有热闹的气氛,但孩子们的心情却因即将实现的梦想燃烧得更加火热。

22日是正式录影的日子,《芦花谣》的录影安排在晚饭后。刚吃过午饭,孩子们和家长就开始忙碌起来,扎发上妆,换衣彩排,小小的房间里挤满了孩子们来回奔波的身影。来自北桥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吴星谣是北桥少儿评弹培训基地落户北桥幼儿园后的第一批学生。吴星谣的母亲为她扎起美丽的发辫,向记者介绍吴星谣学习评弹的过程。“孩子很喜欢评弹,一直在坚持,我们当然也要全力配合。”

在李红和另一位带队老师周梦的房间里,挤满了排队化妆及调弦的孩子。“周老师,我的口红还没有画呢!”“李老师,我的弦音不太准了,帮我调整下好吗?”在李红的周围,总是围绕着最多的孩子,她们一口一声“李老师”,这让年过六十的李红应接不暇。

由于其他节目的录制延迟,当天《芦花谣》的录制顺延至晚上8点钟以后。孩子们的日常作息被打破,会不会影响发挥?孩子们在录制大厅外等待时的状态打消了李红的顾虑,孩子们个个都认真配合着编导的拍摄要求,有的孩子水土不服正发烧,依然离开妈妈的怀抱,加入彩排。

当晚的录制顺利而完美。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嘈嘈切切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吴侬软语的童谣声,彰显着姑苏无尽的古典韵味。

教一个孩子评弹,至少会传播给六个人

看着手把手教出来的娃娃表现这么好,最开心的莫过于李红。这位年过六旬的退休教师是苏州评弹学校首批学生,与袁小良同拜老艺术家龚华生为师,从事专业评弹工作40多年。她温和亲切的吴侬软语,让不少孩子爱上了评弹。

据了解,早在2002年,苏州市曲协评弹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2013年,苏州市曲协主席袁小良领衔的“袁小良评弹艺术工作室”走进北桥中心幼儿园,并挂牌成立工作室少儿培训基地。经过多年培育,这群小娃娃以一次次精彩的表演收获了无数鲜花与掌声。看着这些孩子的表演,袁小良感慨地说:“有着400年历史的苏州评弹后继有人啊!”

北桥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张子墨从中班起就跟着李老师学习琵琶弹奏,小小年纪已经会弹唱好几首曲子,其中不乏《蝶恋花》等高难度曲目。张子墨的奶奶谈起孩子学评弹感慨良多:“孩子每天都要来练习,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从小就说要和电视里的小朋友一样上大舞台,现在她终于实现愿望了!”

一个娃娃学评弹,带动的不仅是周边的学生,还能延伸至家庭。如今,北桥中心小学的评弹演唱已经普及到每个班级,该校的每个学生即使不学习琵琶演奏,也一定会唱评弹《唱支山歌给党听》和《蝶恋花》。每个学习评弹的孩子背后,都有家长的支持。“我教会了一个孩子评弹,等于将这份传统文化普及给他(她)的父母、祖辈六个人,这种传播是很有效果的。”李红说。新的一年里,来自北桥的数十名孩子将在李红的牵线下加入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国粹公益艺术团。在新平台上,这群娃娃将获得更加宽广的舞台和更多的锻炼机会。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