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坊孔昭晋题字的双面门楼
海红坊孔宅西路月洞门
海红坊孔宅东路洋房
宜多宾巷孔宅假山
民国时期,从横泾走来的著名孔氏家族,他们或文或商,不仅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故事,还留下了不少建筑。
孔昭晋(1863-1936),字康侯。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被委以知县,但他辞而不受,继续在老家横泾教书授徒。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沪参与创办国内第一张文摘报《集成报》,同年与著名士绅张一麐、章钰等人在苏发起成立苏学会。光绪三十年(1904),入京城进士馆就学。三十三年(1907),毕业后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同年回苏办学,数年间经其创办的初等小学堂就有三十余所。宣统元年(1909)清廷推行地方自治,他任自治公所所董。苏州光复前夕,他会同在苏绅商数人前往抚署劝说程德全易帜,并起草《江南自保商榷书》。民国起,孔昭晋被推为吴县议事会议长、江苏省议事会议员、出巡局董事,他创设平粜局,参与修复城乡河道规划,并担任民国《吴县志》总纂。
孔宪镳(1899-1985),字叔慎,以字行,孔昭晋第三子。南京高等师范商科毕业后,历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苏州分行观前办事处主任、中国国货银行苏州分行经理、苏州电器公司董事。
宜多宾巷孔家花园。位于姑苏区宜多宾巷,原为明代王师庵庵址,清末由孔昭晋购自宜兴周氏,于1910年迁入居住,后归其子孔叔慎。原有五路三进,最西一路原有中小园各一,园中横向开池,池上架桥。现建筑基本已改,唯西北隅小亭尚存,脊有筒塑。亭前一湖石假山独立,数石相簇,又见花厅,带船篷轩。另有120余岁银杏、连台青石古井。
海红坊孔家洋房。位于姑苏区海红坊。1936年,上海华洋义赈会为募捐救济水灾而发行一种叫福果券的彩票,其特奖、头奖奖品为苏州海红坊毗连大小房屋各一所,是苏州一位姚太太捐赠的。特奖得奖者为上海木业公会,头奖得奖者为苏州救济院,两机构都与苏州士绅张一鹏相熟,请他一并出售。此宅距离宜多宾巷很近,恰好自父亲去世后,孔叔慎有迁出老宅的想法,听到姻叔张一鹏介绍,孔叔慎当即购下,还并购靠东北首平屋,成一四方形。如此,前后门具备。他把平屋改建西式楼房,费资甚巨。1956年起由浦亮元居住。此房今分东西两路。东路大门西式风格,装饰性强,内存西班牙式建筑一栋,尖顶带老虎窗,拉毛水泥,二层朝东南有露台。楼前院较大,有花岗石六角古井一眼。西路二层洋楼外立面已改,楼前院内有青石八角古井。两路间原有月洞门相通,现已隔断。
滚绣坊孔题门楼。位于姑苏区滚绣坊顾宅东路,现存双面门楼,皆为“民国癸亥(1923)九秋”孔昭晋所题,字额分别是“秀虎家声”和“见龙世泽”。形制虽简,却是古城内为数不多的同一人所题的双面门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