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让鱼米之乡甪直扬名天下,几乎每一个去甪直旅游的人,都要去看看万盛米行。
甪直的澄湖边,有着苏州最古老的稻田之一,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距今约5800-4900年)的稻田遗址。现在,在这片苏州最古老的水稻田里,树起了品质标杆,通过了最严苛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有机大米,成为“神州水乡第一镇”的闪亮名片。
稻田“追梦者”的“舍得”辩证法
从“双十一”到现在,苏州锦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商部门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双十一”期间,他们接到了来自全国的上千张大米预售订单——这些订单,全是冲着该公司的“澄湖香”有机大米来的。
“我们公司是苏州极少数通过了有机大米认证的农业企业之一。”公司股东杨晓军自豪地说。
杨晓军告诉记者,锦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包括他在内共有3名股东,“我们三个人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水稻种植,但我们有个共同梦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能种出高品质的大米。”
杨晓军和同伴们走进了甪直镇澄东村,在这片古老的稻田上追寻自己的大米梦。“要种出高品质的大米,就必须定下高目标。”杨晓军说,公司成立之初,就按照有机种植标准种植水稻,有机种“植标准是目前国内最严苛的农业生产标准,所有的化学肥料都不能使用,农药只能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物性药剂。”
杨晓军介绍,起初的三年是稻田“地力”的恢复期,每年先种一季紫云英作为绿肥埋进土壤,然后再种植水稻。在种水稻时坚持只用农家肥,靠鸭子、灭虫灯和生物性药剂灭虫,靠人工拔除杂草;从澄湖里引入的灌溉水,要经过内循环沟,通过循环沟里的水生植物自然净化后再进入稻田。
这种近乎“原始”的种植方式,导致稻谷产量非常低,产量最低的一季,平均亩产不到200公斤。“这3年中公司一直亏损,但我们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舍与得之间是个辩证关系,唯有舍才能得。”杨晓军说。
3年的付出果然得到了回报,锦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米一举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去年又通过瑞士SGS农产品质量检测,“这套检测体系堪称目前全世界‘最残酷’,共有509个检测项目。我们的大米通过了SGS 检测,可以说拿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据悉,目前“澄湖香”有机大米线上主攻天猫,线下则进入上海久光百货、上海高岛屋百货、苏州久光百货等高端商超,销售范围遍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各地。
绿色种植方式有望3年内全面推广
“甪直是吴中区最大的‘米袋子’,我们一直注重以高品质的农产品来守护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甪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洪涛生说。
苏州的“四个百万亩”工程中包含了100万亩稻田,其中的1.2万亩“分配”给了甪直,占了吴中区3万亩任务的40%。神州水乡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顾建新是个土生土长的甪直农民,他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过去甪直农民种水稻就是“有机种植”模式,“以前没有化肥,肥料是河泥和牲畜粪便,没有农药,治虫除草全靠人工。当然,现在不可能完全恢复传统的种植方式,但我们努力按照国家提倡的绿色种植方式,严格控制化肥使用,尽量不使用农药。”
澄湖农业园的“稻鸭共作”和“稻鱼虾共作”,是甪直镇水稻绿色种植模式的代表。在“南粳46”稻田里放养本地麻鸭,利用麻鸭为稻田除草、除虫、图片由甪直镇政府提供增肥,实现绿色水稻与生态养鸭的共赢;在“苏05-1176”稻田里放养鱼虾,在种植期间减少化肥使用、杜绝农药使用。绿色种植模式生产出来的“万盛”品牌大米,深受市场欢迎。
甪直镇农林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甪直所有的稻田都实现了测土配方、轻肥减药的无公害生产模式,更高等级的绿色生产方式,有望在3年内全面推广。
从品质迈向品牌让甪直大米走得更远
洪涛生表示,在不断提升品质的基础上,甪直大米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目前,我们只有一个有机大米品牌。实际上,我们可以种出更多的有机大米,但有机大米售价不菲,没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是难以打开销路的。”洪涛生说,因此提升品质与品牌推广必须同步进行。洪涛生认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等手段打造甪直大米品牌,“比如我们的甪直水乡古镇是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古镇上的万盛米行更是闻名遐迩,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万盛米行打造成甪直优秀农产品的窗口,将大米等包装成旅游产品,通过游客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
记者了解到,农旅融合正在成为甪直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利器。该镇在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中开设了水八仙实体展示馆,不仅全方位展示水八仙生长、采收、加工的全过程,还融入智能大棚,种植、采摘、亲子互动,无土栽培西红柿、甜瓜采摘亲子区域,水生花卉花海、水八仙组培、智慧农业试验区以及水八仙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个科普教育场所,成为苏州及周边市民又一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