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王丽华的青铜系列刺绣作品
寻艺 | 苏绣王丽华, 拿起针线就不要再放下
浅草( 手艺与禅心.2016/9/18 )
[标签] 吴地才女;姑苏才女; 吴地女子;苏绣工艺美术大师;

自春秋时期,太湖边上的吴国就已经在服饰上刺绣了,在王丽华位于镇湖绣品街的秀庄里,听得见针尖带着丝线穿透绢帛的声音,从容、准确,像一种亘古的心跳。

 

王丽华,苏绣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湖镇就是当年吴国的腹地,两万人口中有八千是绣娘,镇上的绣品街上就聚集着三百多家秀庄,加上卖丝线做装裱等周边产业,可以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都跟苏绣有关系。

 

   从“ 做生活”的本能到一种情怀

 

王丽华的母亲是村里的巧手,逢插秧割稻这样的农忙季节也是可以在家做刺绣的,这是镇上少数女性才有的资格与荣誉。也因为母亲的活计精细,王丽华小时候一直帮不上忙,倒是父亲一直羡慕别人家女儿在11岁就可以靠刺绣一天挣一包烟钱了。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奶奶需要按习俗准备好过世时穿的衣服鞋子,必须由小女孩在闰年里绣成才好,这便成了王丽华人生中的第一个“ 订单”,她还记得给奶奶的鞋面上绣了藕和荷花,虽然没经验但也像模像样。拿起针后就没再放下,开始绣衣服、枕套、被面……她们称刺绣为“ 做生活”,是女性贴补家用的基本方式,刺绣做得怎么样,跟相亲嫁人都有很大关系,手工最好的那一批可以刺绣为职业,免去农活之苦,受人尊敬。

 

多少年来,镇湖镇上的女孩子都会或早或晚地拿起针线,在穿针引线中成长,变成母亲、祖母,又以各种方式教女儿、孙女拿起针线……王丽华开绣庄近20 年,之前每年还没到暑假,就会有不少父母来打招呼想送女儿到她这里学刺绣,但近几年却几乎没有了,现在她最年轻的学徒是25 岁,这些现象让她有些淡淡的忧虑:苏绣要从一种生活本能变成一种情怀了吗?

 

 

王丽华的苏绣作品

 

 

两三千年了,仍有空白可填

 

两三千年了,仍有空白可填即便镇上依然还有八千绣娘,像王丽华这样已经很有名气的苏绣大师,也需要一种情结来坚守。还好这股力量,她从没缺少过,小时候看到妈妈和村里的姐妹们绣刺绣研究所顾文霞老师预定的小白猫,她就说我将来要拜这个人为老师,顾文霞是整个行业的偶像,小孩子这么表态不免要被嘲笑一番的。可就在几年后,王丽华在苏州城里学习回来,听从画家舅舅的建议钻研人物肖像绣,一幅圣母玛利亚还没完成,研究所里就有老师来定肖像作品,看上了她的绣工,一来二往熟了起来才知是苏绣的“ 猫王”余福臻大师,余老师很愉快地收下她做徒弟,就这样她也成了顾文霞的第二代弟子,兑现了当年的宏愿。从此苏绣于她,不仅仅是“ 做生活”,也是一份传承和发展的责任。

 

 

 

几千年来,绣娘们在针线上讨生活
 

2001 年,王丽华偶然在一位台湾客户那里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青铜器藏品画册,绣惯了动物花草和人物肖像等传统题材的她心中有了创新的想法——绣青铜器,这在苏绣领域几乎还是个空白。“ 难度在于不仅要反映物件本身的形态,还要将它们经历千年风霜洗礼的感觉给表达出来。”王丽华说。先是要定制特殊的丝线,为了表现青铜器的沧桑感和斑驳感,通常一件作品所需的丝线颜色达好几百种。针法的综合运用是创作中的第二个难题,如何表达青铜的厚重感以及器皿上的纹样,包括因岁月而留下的残缺、锈蚀等。为此,王丽华一点点尝试,在前辈传下来的四十余种针法的基础上,研发出最适合青铜器表达的绣法技艺——“八工针”,用密密麻麻的“ 八”字和“ 工”字组合,把千年岁月的痕迹绣了出来,苏绣在她手里又有了新面貌。即便看完所有的苏绣博物馆,到了王丽华的工作室,看到墙上一幅幅逼真的青铜器和青铜佛像,还是会耳目一新,柔细的丝线在她的布局下,青铜与岁月的质感触手可及。

 

 

王丽华独特的“八工针法”绣出了时光的斑驳感

 

 

 

这么多年,从未放下过手中的针

 

这么多年,从未放下过手中的针“ 八工针”和青铜系列给王丽华带来了许多奖项和荣誉,当年那个为奶奶绣鞋面的小女孩现在代表中国艺术家参加了许多博览会,她声音爽朗,一直说自己“ 没多少文化,是野战军”,却也自豪自己的作品能让外国友人“ 流眼泪”。在老师余福臻看来,许多当年在刺绣研究所学习的“ 正规军”都已经转行,反而是这个在镇湖乡下收的徒弟做到了坚守与传承,师徒二人如今还经常交流切磋,是那种没带手机路过门口就能进来喝茶聊聊的好关系。拉几句家常,也不用多客气,王丽华带着余老师上二楼绣阁,两

人站在一幅半成品上讨论松针的排针走向。

 

放下情怀和理想,坐在绣架前,苏绣首先是一件极细致极累的事,就拿劈丝来说,将一根花线分为1 /2、1 /4、1 /48……甚至更细( 苏绣中一根花线的1 /2 称一绒,1 /16 称一丝)。如苏绣金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绣鱼身线条就要略粗,排针密,才能表现浑厚感。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逼真生动。两位资历深厚的大师对一颗松针的走线选择尚且犯难犹疑,普通学徒要把两千年积淀的技艺掌握下来谈何容易。“ 我有好多学生,学得也蛮好,但是动不动就跳

槽,刺绣太累,如果没有对艺术的追求和责任感,只是当做工作的话,那确实相同收入做其他工作要轻松许多。这两年有学了几十年刺绣的也放弃了,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舍得的。”因为如此,余老师赞起王丽华来格外动情: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放下过手里的针,很不容易。

 

“ 我也纠结过,放弃的话就不可能再有这份心做好这个事业了,如果现在的学徒散掉了,她们也会放弃刺绣,以后再聚集起来就难了。”个人得到的荣誉再多,王丽华眼里更看重的还是整个苏绣的未来,这不是多么宏观的事,一个年轻的徒弟表现出跟她一样的苏绣情结,一个进门的客人愿意了解和走进苏绣,都让她心里感到踏实有希望,这份希望就是传承的心跳声。

 

 

 

 


 

王丽华作品

 

 

浅草寻找手艺人系列新书《手艺与禅心》内地版即将推出,众筹活动还剩四天就结束啦,王丽华老师为了支持这本书的出版,特地提供了系列苏绣人物肖像作品,精致素雅。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