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盛宣怀是如何用短短几年时间来瓦解胡雪岩庞大的商业帝国的?
( 悟空问答.2017/11/11 )
[标签] 吴地经济;吴文化问答;“红顶”商人;金融;买办

23个回答

盛宣怀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不同于胡雪岩这个虚衔“红顶”商人,盛宣怀可是正牌子的邮传部尚书,以“部长”之尊总揽清末轮船、银行、铁政、炼冶、煤矿、纺织等各项官督企业,被同僚称为“一只手捞十八颗夜明珠”( 《经元善致郑观应函》)。

或许正是因为日后的显赫,又与胡雪岩分属淮军、楚军两大系统,盛宣怀在胡雪岩有关的故事里,往往扮演着“阴谋家”的角色,甚至还有不少文章煞有介事地分析盛宣怀整垮胡雪岩的“信息战”、“商战”谋略,其实都是扯淡!

在2010年程万军所著《逆淘汰:中国历史上的毁人游戏》一书中,基于小说《胡雪岩全传》,概括了盛宣怀“坑”死胡雪岩的全过程:

“光绪八年(公元1882),盛宣怀采用“窃听、掺沙子、挖墙脚”这三招,对对手胡雪岩发起暗战总攻。

窃听:盛宣怀通过电报掌握了胡雪岩的商业秘密情报。知道胡雪岩要高价尽收国内新丝、企图垄断丝业的动向。

掺沙子:盛宣怀一边收购生丝向胡雪岩的客户出售,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偏偏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挖墙脚:挖断资金链,拖死胡雪岩。胡雪岩80万两借款正好到了还款期限,外国银行向胡雪岩要钱。本来这笔钱是胡雪岩为左宗棠代筹的军饷,应由各省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但盛宣怀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打着李鸿章的大旗,指使上海缓发这笔协饷,然后又让人四处放风,说胡雪岩银行倒闭在即,造成挤兑风波。”

实际上,上面三条全是假的。

1880年10月,李鸿章奉旨,在天津开设电报学堂及电报总局,任命盛宣怀为总办、郑观应襄理电报总局局务,并在紫竹林、大沽、济宁、清江、镇江、苏州、上海七处各设分局。天津到上海的电线铺设工程于1881年4月开工,11月完成。

也就是说,盛宣怀主管的民用电报线,只有天津到上海一条,信息节点也不过上述7个地方,更重要的是,启用要到1881年11月之后。

胡雪岩金融帝国的三大重镇,上海、宁波、杭州,于何时接入电报网呢?

杭州电报局于1883年4月成立,宁波则在2个月后成立。要知道,有线电报不是手机,发报要有专业人员,收报也要有专业人员,没有电报局你肯定发不了电报。那么问题来了,

1882年,盛宣怀又“窃听”谁去呢?

第二条,掺沙子。1883年的盛宣怀究竟能不能呼风唤雨,控制洋行呢?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盛宣怀就是个小把戏。1875年7月,盛宣怀在湖北广济开办了一家官督商办企业,名为“广济官煤厂”,这是他给李鸿章办洋务的一个里程碑。

1879年7月,“开采湖北煤铁总局”被废,代之以官督商办的“荆门矿务总局”,不想还是没有商人陪着玩,盛宣怀祭出了高招——从小煤矿买煤,仗着自家免税优势,“贴牌”卖出,这对当地“煤老板”和“煤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到了1881年,湖北当地官员的愤怒达到了顶点,湖广总督李瀚章致信亲弟弟李鸿章,痛斥盛宣怀办矿“上损国税,下碍民生”,李鸿章是里子面子都丢到了极点,勒令停办企业之余,还在信中痛骂盛宣怀:

“前办武穴煤矿,迄无成效,反亏官本,本系自不谨慎……何其好为大言也!” 《盛档》载(《李鸿章批》)

李鸿章停了煤铁项目,原本投入的30万串(卅万千)铜钱没法报销,只能让盛宣怀把剩下的14.2万串(十四万二千千)铜钱存在胡雪岩、刘翌宸的钱庄里吃利息,10年期的存款,刚好能够把30万串债务还清。

不想,胡、刘二人破产,本钱反倒赔了10万多串,户部还逼着必须缴纳铜钱,不收银子,钱银兑换又赔上加赔,盛宣怀全家险些也喝西北风了。

盛宣怀也不服气,写信给当时的户部尚书阎敬铭诉苦:

“侄自李傅相奏调十四年,差缺赔累,祖遗田房变卖将罄,众皆知之。今再被此重累,恐欲求吃饭而不能。父年古稀,无田可归。从此,出为负官债之员,人为不肖毁家之子。”(《盛档》载《禀阎敬铭》)

感情饭都吃不上了,坑人坑出了新境界吧???他要是弄死胡雪岩的高手,能自己跟着一起到这份儿上吗?

至于操纵洋行云云,说到此处,根本不值得一驳。

一个资本金从未超过20万两(30万串制钱折合)企业的经理人,有什么能力去撼动资本额达到3000万两的金融帝国?说得直白点,胡雪岩一次生丝交易赔掉的钱,都超过盛宣怀全部身家的好几倍,洋行何必听他的招呼?

至于第三条,更是不靠谱。

第一次西征借款,由各海关出印票、各省督抚盖大印交洋商处抵押,再对各海关确定承担额度定期还贷,事后再由各省藩司(地方财政)转账给各个对口海关补漏,还款过程不仅没上海道什么事儿,连胡雪岩也就是个经手人罢了。

此次借款之后,胡雪岩还为左宗棠经办了5次洋债,程序上差别不大,不过,第二次到第五次“西征借款”,还款的财务项目均改为“应协甘饷”,也只是清廷户部账面上的调整,实质操作与第一次并无不同。

所以说,不要再胡扯了,拿小说当历史真要不得。

    5评论
 举报

胡雪岩与盛宣怀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胡的后台是左宗棠,盛的后台是李鸿章,而左与李有极深的矛盾。这就是胡、盛争斗的缘由。盛宣怀击溃胡雪岩的案例非常精彩。他采用直击要害的手段,使胡雪岩的财富大厦在短时间内訇然倒塌。

  盛宣怀先来了个“掐七寸”。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以此垄断生丝市场,控制生丝价格。依靠某种东西时,就越受制于它。盛宣怀恰恰从生丝入手,发动进攻。他通过密探掌握胡雪岩买卖生丝的情况,大量收购,再向胡雪岩客户群大量出售。同时,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让他们不买胡雪岩的生丝,致使胡雪岩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紧跟着,盛宣怀开始“釜底抽薪”,打现金流的主意。胡雪岩胆大,属于敢于负债经营的那种人。他在5年前向汇丰银行借了650万两银子,定了7年期限,每半年还一次,本息约50万两。次年,他又向汇丰借了400万两银子,合计有1000万两了。这两笔贷款,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

 这时,胡雪岩历年为左宗棠行军打仗所筹借的80万两借款已到期,这笔款虽是帮朝廷借的,但签合同的是胡雪岩,外国银行只管向胡雪岩要钱。这笔借款每年由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照理说每年的协饷一到,上海道台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以备他还款之用。盛宣怀在此动了手脚,他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李中堂想让你迟一点划拨这笔钱,时间是二十天。”邵友濂自然照办。

  对盛宣怀来说,20天已经足够,他已事先串通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款。这时,左宗棠远在北京军机处,来不及帮忙。由于事出突然,胡雪岩只好将他在阜康银行的钱调出80万两银子,先补上这个窟窿。他想,协饷反正要给的,只不过晚到20天。  

然而,盛宣怀正要借机给胡雪岩致命一击。他通过内线,对胡雪岩调款活动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阜康银行,趁阜康银行正空虚之际,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 

 提款的都是大户,少则数千两,多则上万两。但盛宣怀知道,单靠这些人挤兑,还搞不垮胡雪岩。他让人放出风声,说胡雪岩囤积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银行的存款;如今,胡雪岩尚欠外国银行贷款80万,阜康银行倒闭在即。尽管人们相信胡雪岩财大气粗,但他积压生丝和欠外国银行贷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快,人们由不信转为相信,纷纷提款。  

挤兑先在上海开始。盛宣怀在上海坐镇,自然把声势搞得很大。上海挤兑初起,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此时,德馨任浙江藩司。德馨与胡雪岩一向交好,听说上海阜康即将倒闭,便料定杭州阜康也会发生挤兑。他忙叫两名心腹到库中提出2万两银子,送到阜康。杭州的局势尚能支持,上海那边却早已失控。胡雪岩到了杭州,还没来得及休息,星夜赶回上海,让总管高达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发下协饷。邵友濂却叫下人称自己不在家。  

胡雪岩这时候想起左宗棠,叫高达赶快去发电报。殊不知,盛宣怀暗中叫人将电报扣下。第二天,胡雪岩见左宗棠那边没有回音,这才真急了,亲自去上海道台府上催讨。这一回,邵友濂去视察制造局,溜之大吉了。  

胡雪岩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挺过挤兑风潮。不想风潮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银行门前人山人海,银行门槛被踩破,门框被挤歪。胡雪岩这才明白,是盛宣怀在暗算他。不久,一代红顶巨商胡雪岩在悲愤中死去。  

面对胡雪岩这样的强敌,盛宣怀如果采用“慢战”,胡雪岩可以应付裕如,绝不会破产。他采取速战法,抓住胡雪岩的要害,突然出手,胡雪岩的现金流一时中断,偌大的基业突然崩溃。

   67评论
 举报
 

首先,背后的势力派系不同:胡雪岩背后是左宗棠,盛宣怀背后是李鸿章。左宗棠倚重的是胡雪岩的“财”,李鸿章看中的是盛宣怀的“才”。胡雪岩为左宗棠平定疆乱、四处征战筹饷、筹军火,后期又帮他打理洋务,虽从中获利颇丰,但每次都能在左宗棠最吃紧的时候救之于危难,靠得就是他雄厚的财力;而盛宣怀深入洋务运动,凭借胆大心细的秉性、过人的政治才华、丰富的实操经验与洋人兜转斗智,为李鸿章后期再洋务运动中一家独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众所周知,李鸿章比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走得更久更深,影响和势力也更大,这也许是决定“胡盛之争”中盛宣怀获得完胜的深层次原因。

其次,发家的起点不同:胡雪岩是“由商入官”,盛宣怀是“由官入商”。胡雪岩是靠着慧眼识英雄从一个票号伙计一步步成为富可倾城的阜康银号老板,继而在左宗棠那里谋得官职;而盛宣怀是官宦世家出身,虽没取得功名,但自小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识颇丰,留在李鸿章身边也有了用武之地,是先得官,再靠权力衍生商业机会,更是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最后,对后世的影响不同:胡雪岩最大的影响不是阜康票号,而是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祖国统一,从这个角度看,胡雪岩间接成为了“民族英雄”。他虽涉及洋务,但入世不深,不能摆脱商人唯利是图的利益驱动型,对推动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盛宣怀又不同,他查账导致了全国性的金融风暴,为革命制造了经济动因。他强推“铁路国有化政策”,直接导致了四川的保路运动,引发了辛亥革命。他为了终结革命又把袁世凯推上了台,结果袁世凯倒打一耙,直接把清政府送进了历史的尘埃,从这个角度看,他是朝廷的忠臣,但也是推翻清政府的“功臣”。过去把他简单地说成是“官僚买办”,这样有失公允,他是旧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奠基人,也是旧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从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车轮来讲,显然盛宣怀出的力更大,他创造了近代中国的“十个第一”,实在是走在近代中国尖端。

    5评论
 举报

谢谢邀请,盛宣怀让丝绸商压低价格。胡雪岩商人本能发作,买了一大堆丝绸。盛又命令下游供应商不准买胡的丝绸。导致丝绸全烂掉都出不了手。最后一招,制造舆论说胡的阜康钱庄要倒闭,结果老百姓都去取钱,所以胡雪岩连手头上的现金也没了。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动作全是在胡的大靠山左宗棠带兵出征时做的。老谋深算是吧?这些故事全是传说!

根据商业史专家吴晓波考证,胡雪岩死于一场金融战,当时来中国收购丝绸的洋人达成协议,以气压低价格。胡雪岩作为当时商会的老大和中国首富,大量买入以抬高价格。千钧一发之际,意大利生丝丰收,价格暴跌,胡雪岩为首的中国商帮第一次和洋人交手宣告失败,而胡雪岩百分之九十是自杀身亡,墓地都找不到。直到几十年后人们在杭州郊区发现胡雪岩的小小的墓地。所以,此人算是民族英雄!只不过中国历史重农轻商的传统漠视了商战豪杰!欢迎关注人设爆破手!诚信互粉!

    评论
 举报

盛宣怀控制着邮传部,可以截获任何电报。盛为李鸿章的心腹。搞垮了胡雪岩,气死了左宗棠,正直的人谁还与李鸿章沆瀣一气?都巴不到李鸿章早点倒台,你能怪张之洞翁同和他们不合作吗?你能怪左宗棠一手创建的南洋舰队怎么不帮李鸿章的北洋舰队?是李鸿章为一已之私先打击这些晚清的台柱子的。

    评论
 举报

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企图垄断丝茧贸易,却引起外商联合抵制。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可见朝廷才是幕后黑手,中法战争爆发,朝廷急需要输血。

    1评论
 举报

胡雪岩经商,走的是一条官商之道,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发家,我们知道这个他的铁杆兄弟王有龄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没有王有龄这个官场上的朋友,胡血压或许依旧只是一个跑堂的。

成也因官、败也因官,胡雪岩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是在得到了满清第一重臣左宗棠的支持。

胡雪岩的失败是因为,左宗棠失宠退出朝堂之后,李鸿章等人的排挤,假如没有李鸿章的默许,盛宣怀一个人的财力是不足以撼动胡血压这个晚清首富的。

    2评论
 举报

任何的商业帝国瓦解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胡雪岩的破败,盛宣怀只是外在因素而已。本质还是因为胡雪岩的棉花套期保值出现巨额亏损。如果没有期货市场的巨亏,盛是没有办法瓦解胡的。

清朝信息战第一人,胡雪岩竟然死于他的一份电报

【评论是善意,转发是鼓励,收藏是赞赏,关注是动力!谢谢!】

胡雪岩,晚晴著名的红顶商人,官居二品,曾经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筹集大额饷银,近些年因为小说和电视剧的缘故变得十分走红,俨然成为“红顶商人”的代名词。

胡雪岩画像

其实,在胡雪岩的同时代人中,另有一位红顶商人,在恰当时机,用一封电报摧毁了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胡雪岩最终抑郁而死,可说是被一封电报杀死了。他就是官居一品、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

盛宣怀,字杏荪,号补楼愚斋、次沂、止叟等,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秀才出身,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办洋务。

盛宣怀 创办北洋大学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准备建设电报线。盛宣怀请示李鸿章后,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一条短途电报线,小试牛刀。

天津的电报线架成后,李鸿章请醇亲王等朝廷显要亲临试验,评议很好。在李鸿章的举荐下,1881年盛宣怀被清廷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局,又创办电报学堂,培养技术人才。随着电报网络的建立,盛宣怀掌控了全国的信息命脉。

早起电报机

因为李鸿章和左宗棠之争,盛宣怀筹谋已久针对胡雪岩的致命一击开始了。此时正值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领战,胡雪岩为左积极奔走、筹集饷银之际。

此时,电报成为

左宗棠骑马像

商业通讯的重要手段,盛宣怀掌控了全国的电报系统,对胡雪岩在各地的买卖情况一览无余。1882年胡雪岩以私人名义帮助清政府向汇丰银行借了400万两,清廷承诺以各省的协饷作担保。清廷是真正的使用者,但经手人却是胡雪岩,洋行只认定胡雪岩为债务人。盛宣怀发一封电报给上海道台邵友濂,直言李鸿章有意缓发这笔协饷,时间是20天。邵友濂属于李派,自然就照办了。

这短短的20天内发生的事情对胡雪岩的打击可谓致命。

盛宣怀早已向洋行放风,说胡雪岩的资金即将告罄,洋行纷纷向胡雪岩催款。左宗棠此时远在北京军机处,不及调停。事出突然,胡雪岩只好从自己的阜康银行调来80万两银子,先补上了这个漏洞。胡雪岩也认为清廷的协饷总归会发放,不过是晚发几天而已。

盛宣怀通过电报,对胡雪岩一切调款活动都了如指掌,当估计胡雪岩的银子已经陆续调出了阜康银行,正是空虚之际,就放出风声,阜康银行提款挤兑风潮立马大爆发,直接导致阜康银行倒闭。胡雪岩受了此次致命打击,不久即忧愤而死了。

银行挤兑画面

盛宣怀利用电报信息对胡雪岩展开的商业和政治行动堪称“晚清信息第一战”,盛宣怀可谓是用电报杀了胡雪岩。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