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它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玉雕,也是中国传统的技艺,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有长达7000余年持续发展的悠久历史。同时,玉雕也是中国玉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时代的玉雕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自古至今贯穿成一条发展脉络,透过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华夏独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中国玉器历经各朝变迁,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发展成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中国人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根深蒂固,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玉雕在世界玉器工艺领域中独树一帜,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玉雕和书法,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们的韵律和灵感来源是一致的,都是泱泱华夏子孙内心对美感与艺术的认同结晶。玉润绵千载,书法延千年。当传统中国书法意境与温润玉质相结合时,就可以追求中式事物共同的意趣和神髓之源——静言大美所在。
一、玉雕和书法之起源
艺术都是融会贯通,互相借鉴的。在几千年的玉文化长河中,在玉石上刻字始于何时,如今依然难有确切的考证,但要说在什么时候开始在玉石上雕刻书法字画,那应该就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了。
万历年间,有着“吴中一绝”和“一代宗师”之称的陆子刚,开创了富有艺术新特色的玉牌——子冈牌,他大胆地将诗、书、画、印统一表现在玉上,开一代玉雕艺术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子冈牌伊始,书法在玉石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别具韵味的玉雕文化。明代时期,书法文字还只是出现在玉牌的背面,多刻以洗练的文字或简洁的诗词。这种书法玉雕文化在清代达到高潮。清乾隆时期的很多玉器,都刻有乾隆御笔的诗词文赋及其他铭文,并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独特的玉器文字装饰文化。
在和田玉书法文字的创作上,借鉴了古代秦汉瓦当和诗词、曲赋。当时的瓦当上多刻以吉祥铭文,比如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千秋万岁、千秋长安、延年益寿、永寿无疆、天禄永昌等含有吉祥寓意的文字。玉雕就将这种铭文直接借鉴到玉石上,通过篆书、隶书、楷书、甲骨等不同的书法形式,将其雕刻出来。而对于诗词、曲赋,更是信手拈来。
在玉石上雕刻书法文字,或方正古拙,或拙中有巧,或大度雍容,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都可以充分表现出和田国玉的深厚文化内涵。相比玉雕中的各种纹饰和图案,文字更能表达玉雕创作者的意图,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抒发大愿和祝福的最直接最集中的方式。
可以说,玉器上出现书法,是玉雕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程。
二、玉雕和书法之创作
书法的美在于动而非静。它的美是千变万化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无法模仿,不可更改,因为任何更改都会带来不和谐。玉器雕刻也是这样,刻刀偏差分毫,整体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在玉器上刻字,犹如在玉上写字,笔不到意不到。
无论是古代玉雕还是当代玉雕作品,玉印玺和玉牌,这两个品类在市场上的表现都不俗,这和玉雕上的书法能提高玉雕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感有很大的关系。古代玉雕中帝王印玺屡屡创出天价,除了玉玺本身所具备的独特性、稀缺性之外,印玺本身书法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当然也不容忽视。
一件成功的玉牌,除了讲究玉料外,还要注意构图设计,空间布局,整体造型,并且追求光影质感的表达,仿佛以刀代笔直书其上。雕刻要疏密有度、讲究层次,看似简单,却要用到深浮雕、中浮雕、浅浮雕结合的多种雕琢方法。牌的创作是一个玉雕师综合素质的考验。它需要将绘画、书法、雕刻融汇在一起,还要考虑玉本身的形状和纹理等等。在方寸之间,创作出一件极具韵味的艺术品,不是那么容易的。
三、玉雕和书法之工艺
书法笔锋的起承转合,笔画构架,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欣赏书法,是忽略字义,欣赏的是线条和笔划结构。虽然理论上的汉字是方方正正的,实际上却是最为奇特的笔画构成。玉雕师通过书法,训练了对各种美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优雅、雄壮、含蓄、精微、迅捷、粗犷、古拙等。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提供了一整套欣赏术语。真正的玉雕艺术家,都会重视这些术语。因为它们所代表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也正是我们评判一件玉器美的使用术语。
书法作为一种绝美的艺术,它自然很挑剔,只有和极少数出类拔萃的文化结合时,才能成就举足轻重的美。正如那些书法大家所说:在中国文化中,书法之美呈现出人之美与行,气之流行而成物,线之流动成字。中国艺术、文学、绘画、音乐,建筑都含有线的意味,纸为白,字为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实,虚实相生。宇宙之气流动而成。宇宙大书法,书法小宇宙。也就是说,书法可以创造一个独特的空间结构。
而在玉雕世界中,众人最为青睐的无瑕白玉,恰似一种特殊的白纸,可以在上面刻划图画,撰写书法。优秀的玉雕师,可以把书法的线的流动犹如天地之间的气,把书法的严谨与飘洒一点点琢磨在白玉上,并且突破千百年来的阴刻汉字的模式,铲底做阳文,突出了汉字的立体,使书法的韵味更加浓郁。
传统的中华民族与生俱来有一种静观的、内在审视的传统审美观,他们追求一种人介入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传统的乐天知命的满足和现代人对生命的自我超越的追求有着根本的区别。而玉雕上的书法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刻字玉器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基本是以汉字结构作为明显的形态特征,以求在笔墨和气韵中寄寓个性,一方面崇尚追求具有书卷气和中国意趣,一方面又追求具有浓重金石气特质。它契合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追求境界。只有当书法和玉石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一笔一划中尽显东方美学的优雅,暗喻事实的浮沉时,书法玉雕就真正有了生命和神韵。
结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玉雕书法艺术的魅力,正可谓玉润绵千载,书法延千年。当中国书法与温润的和田玉相结合时,一种静言大美的艺术之花就绽开了。
在现代玉雕创作中,玉雕师对玉雕上的书法文字则运用得更加丰富,不仅会采用铭文、诗词、曲赋,还会采用经书、梵语,甚至是自创的诗词、短句等。但不管雕刻的是什么文字,图文结合依然讲究艺术性、趣味性、和谐性。常见的如正面采用阳雕技艺琢磨出山水、花鸟、人物、瑞兽等图形,而反面则使用阴雕手法雕刻诗文、书法、印章等的形制,早已成为了玉牌的经典式样。
书法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气质、学识与修养。我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呼吁大众对中国书法及国学艺术的重视,希望年轻人也能将书法作为自身艺术修养的一部分。玉雕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国艺术元素与现代时尚更好地结合到一起,将中国的玉雕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最顶端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