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悟阳子养性图》局部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每次看到唐寅这句诗,总觉得心酸、无奈、孤独之感袭来。一个百年一遇的奇才子,究竟是经历了什么境遇坎坷,才会被世人笑作疯癫呢?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著名于中国绘画史和文学史,影响远播中外。
明·张灵《唐伯虎像》
如同很多大才子一样,唐寅打小就很聪慧,非常喜欢读书。祝允明写的《唐寅墓志铭》记载,伯虎的聪慧超过常人,所以心高气昂,有一日千里的气概。
唐寅的父亲是个商人,希望儿子能借助科举功成名就。于是,请了老师来专门教儿子,唐寅也不敢违背父亲。他父亲经常跟人说“这孩子以后必定高中功名。”
明·唐寅《黄茅小景图》局部
唐寅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又开始落拓闲散,不再学习考功名。整天跟比他还狂傲的张灵一起纵酒言欢。
祝允明等人看到之后,规劝他“你要想证明自己,就先去考个功名。 要是真能成功,你到时候随心所欲,把这些考科举的书都烧了。”
明·张灵 设色人物画
听了朋友的劝,唐寅说“好,明年就要大考了,我就试着捐出自己一年的时间,你们看我能不能高中。”说完便开始闭门读书,第二年应试,高中第一,即为“南京解元”。
苏州横塘·唐寅墓
唐寅精彩的文笔,引起主考官梁储注意,梁到了京城,将他的文章拿给詹事程敏政看,程敏政也非常欣赏唐寅的文采。
第二年就是京城里的会试,程敏政任主考官。如果不出意外,唐寅离状元就是一步之遥。但是造化弄人,与唐寅一同参加会试的好友徐经,贿赂程氏家僮,获得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被无辜牵连入狱。幸好当时沈周好友吴宽在京城做官,各方排解,唐寅才免了牢狱之灾。但,功名被除掉,贬到浙江当个小吏。
明·唐寅 画作
“士可杀,不可辱”,唐寅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拒绝了当这个小吏。这场“泄题案”,几乎可以说是唐寅人生轨迹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回到苏州,妻子已经改嫁,悲痛万分的唐寅,在信中跟文徵明说“经过这件事,我眉目改观,愧色满面。缺衣少食,夫妻反目,家中也一片破败···”。
明·唐寅《春山伴侣图》
时间过去一个春秋,到了1501年的春天,唐寅开始周游世界。他先买了舟沿大运河北上到了镇江,游金、焦两山,登焦山,有诗云“···翘首三山何处所,却看身世使人悲。”此时的他无限惆怅。
离开镇江,渡江至扬州,流连数日,又溯江而上,到庐山、再到赤壁、登岳阳楼,沿湘江南下,登南岳,最后到了福建。游历福建后,到了安徽登黄山、九华山。此时,秋风萧瑟,不免思乡之情涌动,便取道回到苏州。这次千里壮游,对唐寅以后的书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明·唐寅《落霞孤鹜图》
回到苏州之后的唐寅,并没有因为这场旅行而心情好转,每天依旧是饮酒消愁,作画自娱。
1503年,34岁的唐寅,在桃花坞买地盖房,也就是今天的廖家巷那片。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有了桃花庵,唐寅的生活渐渐稳定。续娶沈氏,贤淑温柔,为唐寅生了一个女儿,生活逐渐开始好转。
明·唐寅《桐阴清梦图》
1512年,宁王朱宸濠派人来聘请唐寅等文人前去府上任职。到了之后,唐寅才逐渐发现,宁王图谋不轨。无奈之下,他只好装疯卖傻,好不容易才回到苏州家中。
这次人生打击非同小可,唐寅心灰意冷,决心向佛,自号六如,而他贫困的晚年,只能靠卖书画谋生。
唐寅的一生,虽屡经坎坷,但他对文化的贡献,是非常了得的。他的书法,与祝允明、文徵明相比较,虽稍逊一筹,却别具一格。
明·唐寅书法作品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绘画上的成就。融合了南北两派,弘扬了文人画传统。在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
明·唐寅《西洲话旧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的有机结合方面也做出了新的贡献。
他将书风与画风统一达到一致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的情趣极为相近。而且,他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使得诗书画非常和谐。
明·唐寅《事茗图》
他的画,总是将诗情和画意紧密结合。绘画中的题诗与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完美的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
唐寅的仕女、人物画也是别具一格。他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线条工细、设色艳丽,色彩上有强烈的对比,上图《临韩熙载夜宴图》就是这类中的代表作之一。
明·唐寅《嫦娥执桂图》
他人物画的另一类, 则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描起伏抑扬,意气潇洒,将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颜辉的“折芦描”等线描技法结合起来,具有一种流动回转的韵律。
明·唐寅《秋风纨扇图》
唐寅逝世于1523年十二月初二,年方54岁。
临走前,取过一幅娟,作了《绝命》诗云:“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相识如相问,只当漂流在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