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福音医院附设的精神病院是苏州最早的精神病院,它与当时广州、北京的精神病院齐名。这三家精神病院的创立,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精神医学历史的序幕,被载入中国精神医学发展史史册。
惠更生(J·R·Wilkinson,1862-1935)是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医生、苏州福音医院的主要创建者和首任院长。1895年1月,惠更生携妻子和三个幼小的孩子抵达苏州,开始了在苏州四十年的传教和医疗工作。
惠更生和家人一开始住在谢衙前长老会传教士戴维斯的家中,并且在那里布道行医。戴维斯在北卡罗莱纳州戴维森学院的老师布莱克教授将一生积蓄交给戴维斯,希望在中国创办一所既治疗身体疾病,又能给心灵带来安宁的基督教医院。美国南长老会委派惠更生、戴维斯、帕克斯顿在苏州创办这样的医院。
1896年,戴维斯将天后宫及谢衙前教会产业出让给浸礼会。后又与惠更生、帕克斯顿在齐门外洋泾塘买地40余亩,在那里建造医院。
1897年秋,医生宿舍楼建造完成。戴维斯、惠更生等从谢衙前搬到齐门外洋泾塘的新住所,在新址上惠更生开始诊疗工作。这一年,被作为苏州福音医院创建的开始年。
1898年9月,苏州福音医院建筑竣工,正式开始收治病人。医院设内、外科和精神科。对于这家洋人开办的医院,当时很多中国人心存疑虑,甚至一时谣言四起,说在医院里有口大缸,专用来烹煮食人。附近的村民非常害怕。后来,几个无钱治病的男病人,经过惠更生的外科手术治疗,解除了病痛,加之外国医生、护士热诚周到的服务,人们的疑虑才开始消除。
苏州福音医院收治的第一个精神病人,是由长老会传教士杜步西的夫人送到医院的。这是一位女病人,不时发出大笑,有时会爬到阳台上面,又纵身跳下。当时男病人还愿意到医院就医,女病人根本不会去找外国医生看病。病人的丈夫焦虑不安,准备专门请一个护士来日夜守护患病的妻子。院长惠更生表示,只要愿意送病人来医院治疗,他将会尽一切力量来救治。这位女病人在医院得到了治疗,后出院回家。1899年,包括这位女精神病人在内,共有四位精神病人在医院治疗。
由于精神病人在医院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治疗,前来求治者日益增多。为建造专门病房,惠更生多方募捐筹款。据1903年4月的英文报《基督教观察者》报道,惠更生向他的中国朋友募捐了1500大洋。一天,江苏巡抚派人给苏州福音医院送去一个精神病人。病人治愈回家后,巡抚给医院送去了500大洋支票。1906年,惠更生又在上海《万国公报》刊登“苏州福音医院拟建医疯院”募捐书。经过多年努力,1915年苏州福音医院已建成了疯癫病房。
1917年,院长任期届满的惠更生回美国休假。两年后回到苏州,在四摆渡(今广济医院院址)又创建了一所医院,取名更生医院。因此,他被称为“一个人创办了两所医院”的传教士医生。
1916年,美籍传教士医生荣梅生(Mason·P·Young,1887-1960)就任苏州福音医院第二任院长。
鉴于广州、北京所建的精神病院服务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地区,教会对苏州福音医院附设的精神病院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即建成一个服务于中国中部广大区域的精神病院,这一区域包括7至8个省,人口1.25亿。计划实现这一目标需用地90到120亩,资金4万美元。
荣梅生在任院长期间,苏州福音医院附设精神病院发展迅速。1934年,精神病床位数达200个,收治精神病人343人,病人来源覆盖17个省,治疗结果是:治愈87人,改善179人,未改善68人,死亡9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治疗方法上,医院采用当时先进的发热疗法。同时,采用日光浴等辅助措施。为给病人增加娱乐,医院还为病人购买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
当时,不仅各地的求治病人纷至沓来,而且不少学校把苏州的精神病院作为参观学习的课堂。例如,1929年5月,东吴法科的同学在张元枚教授带领下,到医院听变态学讲演。1930年11月,心理学家张耀翔带领国立暨南大学心理学系三年级同学,到医院听医生介绍精神病人的致病原因。
1937年,苏州福音医院遭日军破坏停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