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苏州的一切 都透着姑苏风骨里细腻与精致
文| 豹小姐;摄影|子颂( 旅人說.2017/7/14 )
    当我坐在北半园的水榭里喝着茶,我想,究竟是怎样一个富足又安乐的社会温床,才能支持所有这些对无用之事的讲究与雕琢。
 
 
  
 
    苏州两日,正好赶上了端午假日,只好拣了几处冷门去处,去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北半园,怡园,北寺塔,山塘街西段,还有艺圃。也看了各种木雕玉雕象牙雕、缂丝苏绣锦缎帛,尝过了各类苏点苏面苏帮菜。
  
 
   
 
北半园的闲谈时光
 
    那天我和朋友大约四点半多到了北半园,一壶碧螺春配中式点心的下午茶套餐,任意在园子里的角落里落座。我拿了一本介绍苏州的书翻看着,就着茶和点心。平日里严苛得几乎要按分钟计的时间就这样变得宽容温和了起来。
 
 

    姑苏的时光是温软而缓慢的,足以叫平日里咋咋呼呼脚下生风的妇人人格安然谢幕,重又归于温和静默,安然到足以凝视这一棵树与那一棵树的不同,量度它们在画面中各不可缺的作用,以及承担的年岁流转带来的变化。园内假山小水锦鲤欢鸭浑然交合,鸟叫虫鸣还有远处茶室姑娘们浅浅的谈笑让画面有了暖意。

 
 
  
 
    日光从明黄到橘黄再染上金,日影渐斜烟幕渐垂花影扶疏,直到暮霭沉沉灯烛初上。朋友说这是最好的氛围,我笑说倒好像要游园惊梦了。直到灯下蚊虫滋扰,才发觉八点将近。平日里纷繁兼程,哪里能得一二时辰的闲适来悠然忘我,品长物、赏风雅。想想也好像只有在这样的好时光里,园林里喝一杯应时青茶,友人闲谈数语,手倦抛书,方似一场大梦觉醒。
 
 
  
 
    《梁书》写徐勉,说他无私,夜集门人,还正色和人说“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鲁迅也说“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又说“没有闲谈的世间,是难住的世间。”这闲适之风月,实是风雅之根基。
 
 
  
 
艺圃夜读的红袖添香
 
    又去访了艺圃。这占地不足四千平米的小园子特别可爱,就以明代园林的代表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各处介绍都会说艺圃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古朴典雅,手法凝练。但我最爱的只是艺圃西南角的南斋。
 
 
  
 
    南斋是艺圃主人次子的书房兼私塾,偏安一隅,自成一体,四下清净。从书房向外望去,小桥流水与假山奇石勾画出深浅远近的景致,参天大树与繁茂藤蔓渲染了满目绿意。二百来平米的园林小空间,却是五脏俱全。我一个女子,想着若是在这里读书写字,抬头见这精巧的景色,一定一点也不觉得累了。
 
 
  
 
    而古往今来,说到读书,往往都绕不过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的一句“绿衣捧砚,红袖添香”。古时男子寒窗夜读时,春深露重,青灯黄卷。如有佳人翩然而至,研墨侍侧,画面和情调便都生动活泛有张力了许多,也是古往今来风雅之士心向往之的隽永画面吧。
 
 
  
 
    也只有在这姑苏河畔,才最适宜上演一幕《西厢记》里张生夜读,崔莺莺前来红袖添香。也难怪《牡丹亭》里那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把我们七窍玲珑心的林妹妹也看得心神动摇。浪漫之风月,无论得与不得,都似是给风雅插上了飞上云端的小翅膀了。
 
 
  
 
叹无涯风月,赏风雅无边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几百年的岁月下来,当年的有用之物都被淘汰替代,倒是这姑苏城内的园林烟波,姹紫嫣红,月明花重,这无涯的风月,无用之风雅,成了世界文化遗产,闪着美丽的光,引着万人来朝。
 
 
  
 
    历史浩浩汤汤,苏州一直是富足丰腴的,闲适为骨,浪漫为风,这姑苏城内的风雅氤氲了近千年。而我辈凡夫俗子,能在日常纷杂之外逃离至此,得一时片刻的悠然解脱,已是难得。
 
    而退一步说笑,没有风月,又谈何风雅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