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顾炎武的留世名言,原句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字忠清。南直隶苏州府昆山茜墩(今千灯)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在昆山遭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避难于嗣母王氏的娘家——常熟唐市。唐市,因此成为这位思想家人生的重要驿站。
国破家亡避难唐市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清兵入关,定都北京,随即南下,开始征服江南。为避战乱,顾炎武率家人东躲西藏,到年底,迁往常熟唐市语濂泾(今河西街)暂住。经人举荐,顾炎武为南明弘光政权兵部司务。“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他满腔热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为南明弘光政权出谋策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清顺治二年(1645年),他立即赶赴南京准备就职,可是还未到达,南京已被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这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纷而起。顾炎武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清义军,由于清兵势力强大,他们只得退到昆山守城拒敌。没几天,昆山失守,慷慨悲歌,但于时无补。战乱还是躲不过,昆山城里爆发惊天血案。满清县令要剃昆山人的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激起民变。昆山老百姓潮水般涌进衙门,把县令赶走。明朝原县令回来坐堂,被清朝军队镇压,屠城三天。这次血案,顾炎武生母被砍去了右臂,顾炎武两个胞弟遇难。顾炎武带着他的嗣母王氏于大雨中乘船逃至唐市。因为其嗣母王氏为常熟沙家浜镇唐市人,所以他从小就随家人经常到唐市来玩,与唐市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愫。
国仇家难,顾炎武义愤填膺。家里连遭不幸,一定有原因。一个月黑风高夜,顾炎武带着老仆陆恩,约了陈鸿、陈芳祺几个书生,来到唐市镇外语濓泾僻静处。顾炎武厉声喝问陆恩:你每回一次昆山,我就死去几个亲人朋友,其中“是何缘故?”陆恩被迫招供,他见主人败落,不可挽回,便另找主子,投奔恶霸叶方恒,潜伏在顾家作卧底,要把顾家斩草除根,并将与顾炎武有联系的反清人士一起消灭。几个儒生,把陆恩捆绑起来,系上石头,沉入语濂泾。这时,常熟城又落入清军手里,连老仆也要背叛,顾家的家产败落殆尽,顾炎武的嗣母王氏看到连老仆也要背叛,精神接近崩溃。王氏是个贞烈女子,还没有嫁到顾家,顾炎武的养父就死了,做了“望门寡”。她到顾家,抱养了顾炎武,支撑门户,想不到家国破败到这步田地。她绝食,弥留之际,告诫儿子:“不要忘记国仇家恨,不要做清朝的官。”顾炎武悲愤欲绝,将嗣母的遗命牢记心田。就在唐市语濂泾住了下来,一住就是10年。
隐居唐市成复社应社中坚
明天启五年(1625年),杨彝在唐市召集江南名士10人,于凤基园内的“应亭”正式成立“应社”。后扩大联合吴门匡社和南社,发展为“广应社”,广应社遂成为吴中文社之雄。明崇祯二年(1629年),在张溥、张采的统合下,吴中十六文社合并为复社,原应社成员为复社主体,张溥、张采为复社盟主,杨彝、顾梦麟等都成为复社中坚。因顾炎武养母娘家在唐市,所以唐市成了他的半个家,年仅16岁的顾炎武积极参与复社活动。崇祯九年(1636年),朝中权贵托名徐怀丹制《复社十大罪檄》上奏朝廷,攻击复社。杨彝挺身而出,在《复社事实》中,指出其为“奸奏”“谗言”,加以揭露、驳斥,捍卫复社。年轻的顾炎武亲眼目睹复社前辈不屈的斗争精神,深受熏陶。从此,他与复社骨干陈梅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陈梅年龄虽然长他一倍,两人却志同道合,成了忘年交。“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漫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酒澜不可止。”陈梅的长孙陈芳绩拜在顾炎武门下,顾炎武经常教育他“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要他注重实际研究,反对空谈。陈芳绩牢记老师教诲,孜孜求知,最终成为著名的地理学家。崇祯十七年(1644年),顾与长他31岁的杨彝也结为忘年交。顾炎武曾说“少时与杨子常先生最厚。”写诗《寄杨都昌并伊人三十韵》赠送杨彝,表示对杨彝的敬佩和赞誉。复社主张男儿要有担当精神,经世致用,意味着促进现实社会的发展,克服宋明理学脱离现实社会的需求,强调古为今用,又要推陈出新。复社在政治上注重举贤反恶,关注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民本思想。对倡导科举,引导民间良俗与惩治黑恶势力,都有许多表现在文化层面上的独特见解。正如盟主张溥所说的,复社的社会日标是:致君泽民,具体手段是兴复古学,使士子具备真才实学。
创办亭林书院著书立说
在唐市,顾炎武静下心来,专注于他的救国救民思想的研究,著书立说,同时创办了“亭林书院”。“凤基园”、“亭林书院”成为当时水乡小镇唐市的两大书院,因为都是名人创办,影响深远,除了培养教育当地子民以外,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子前来拜读。顾炎武与杨彝志同道合,对学识的追求和相同的民族气节、爱国思想,使两人来往更为密切。杨彝精通经史子集,家有藏书万卷,借过许多书给顾炎武。顾炎武敬重杨彝,称他为“通经之士”。顾炎武在唐市边研究讲学,边参加政治社团复社的活动,暗地筹划抗清斗争。郑成功、张苍水反清兵败后,顾炎武反清复明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形势急转直下,使他身处险境。于是决定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云游四方,宣传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当时在唐市的21位文人为顾炎武先生设宴送行。席间,因为南方应社、复社的名声四海皆知,杨彝、顾梦麟等联名写成《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名》一文,让各地同道予以方便。顾炎武告别江南同仁,怀负兴国之志,游历北方,先后著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在社会发展史上,顾炎武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主张“藏富于民”的政策,希望能逐步改善百姓穷困的境遇,达到“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日知录》卷二)。他不讳言“财、利”,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言财言利,而在于“民得其利”还是“官专其利”。顾炎武从不同角度对“私”作出了肯定,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认为“用天下之物,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文集》卷一)。他还萌发了对君权的大胆怀疑,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卷九)。他虽然还未直接否定君权,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篱,却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色彩。清兵大举南下时,抗清义士中的许多复社人士纷纷牺牲。他们中许多人慷慨不屈而死,写下了一系列长歌当哭的壮烈诗篇。复社中许多重要人物的离世,留下了不少历史迷案,有待后人探索。
唐市,是顾炎武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他形成的思想以及主张对当时与后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是当时已萌生的近代民主意识的一种外化形式,他热心投入的复社是中国文人社团组织的一座丰碑。
近闻顾炎武的家乡昆山市千灯镇,计划出版《顾炎武全集》,这是文化建设事业上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