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新城南山社区,有个80后年轻人孙一波。每天一早,他都要坐很长时间的车,到达越溪高教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上班。8点30分准点,就能在工作室看到他的身影了。勾线、刻板、印刷,孙一波的工作,就是和画稿、木板打交道。这样的工作方式,孙一波从2002年正式接触、学习桃花坞木刻年画技艺至今,已有15年之久。
15年中,与他一届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培训班四人学员中,就剩他一个还在从事这个行业。其间,他也曾动摇过,但“外出溜达”没多久,就又回来了。他深深感悟到,十多年的所学,作为苏州符号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就这样在他自己手里丢掉,那真是太可惜了,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整体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院的专业优势,从二年级学生中招收学员,举办研修班,并返聘桃花坞木刻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省级传承人叶宝芬等老艺人到校授课,培养传人。研修班至今已举办了6届,培养了25位新一代年轻传人。孙一波,是首届培训班的学员,也是那届唯一留下来从事此行业的学员。2006年,孙一波等三位年轻传人,就首次成功复制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巅峰时期的作品《麻姑献寿》、《一团和气》等作品。当年,孙一波就负责刻画《一团和气》,他介绍:“原版的内容极为丰富,花纹多、线条繁,层次、粗细都很讲究。最难的是‘过刀’,就是刻刀在经过长线和短线的交叉时要连接,不能断。”最终,在老艺人房志达和王祖德的指点下,顺利完成了这一作品。2010年,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又做了一项新的尝试,用桃花坞木刻年画来表现吴门画派的传世名作。孙一波花了整整一年的工夫,运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技艺,并借鉴融合了上海朵云轩水印版画的技法,刻印出了唐伯虎代表作之一的《孟蜀宫妓图》。
孙一波好学又刻苦,老艺人房志达曾公开表示,他是这些学员中技艺最好的一个,但是这门手艺需要的是耐心和专心,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唯笑到最后者才是赢家。但是首批学员中,4人留下了1人,六届学员中,25人只留下了7人。如今,刚入行的新学员,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干了多年的老员工,工资也才2000多元。孙一波说,现在已经涨了,10年前刚入行时,每月只有300多元。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这些钱,付个房租都不够。一度短暂离开的孙一波说:“离开了刻刀、木板、颜料后,发现自己变得空空荡荡,做任何事都不顺手,整天浑浑沌沌的混日子。想起在工作室里的那些日子,虽然枯燥、呆板、乏味,但是心情很平静,心里很开心。”回来后,老艺人房志达很委婉的批评过他,告诉他,技艺再好,没有坚持,必将前功尽弃。
现在,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里,有5位年轻的传人,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和省级传承人叶宝芬两位老人长期在此蹲点指导。这些年轻人中,还有两个是90后,小鲜肉张非帆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表示,干这活,枯燥、乏味是肯定的,自己做这行,其实也没想很多,只是喜欢,和自己专业相关。至于收入,他相信将来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