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考吳国历史(中)
吳论第三章
马崧良子( 马崧良子的博客.2014/2/20 )
[标签] 殷商;甲骨文 ;先周;甲骨文;西周;金文; 春秋;吴国;铭文; 楚国;简牍;
一、由出土“吴”字考证起。
1、殷商甲骨文“吴”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编写的《甲骨文精粹释译》中,汇总的含“吴”字的甲骨,共9版11个字。下图版右起第3行为“贞呼吴取[目]任伐氐”。意思是:贞命吴族首领取[目]地讨伐氐。由于左侧内容为武丁卜卦妇好产子顺否。而其余卜辞相仿,可判定这批甲骨在武丁一代,与差遣吴族首领征伐有关。吴字的写法见下两例(见下图右)。   
好像有点像鱼椎骨。
 
    这是《殷墟书契前编》第4卷第29页第4片 所载“吴”字。这个“吴”下部为奔跑的人,上部为大言的口。此字应是“吴”字的象形字,象一个一面追赶野兽,一面大声吆喝的猎人。这个部落就是以狩猎为生、也是能征善战的部落。
 
    出土甲骨文按字形统计,共两千多字,己能识读的一千多字。上列1一8选自于省吾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詁林》,下标数字为原编序号。这些都属归入未识之字类的“类吴字”,古人造象形字,以“人”形造字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这里面恐怕还有“吴”字。最后一字是金文“吴”字,出自《吴鼎》、《吴盉》。
     商代甲骨文在近、现代的遗孑,有现存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下图像是“吴”的变形体,图下所注的字均对应图的释义。两者相隔了三千年!

     从甲骨文“吴”的诞生考,吴部族是个狩猎善战的部落,在殷商最强大的武丁朝,曾在中央任职,经常受遣征伐、勤劳王事。但此“吴”与今吴文化之“吴”无关。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甲骨文精粹释译 》王宇信等主编 04.5云南出版社版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马如森著 08.6上海大学出版社版
 
  2、先周甲骨文“吴”
    先、西周甲骨文在1976年2月及2003年12月两次大批量出土,出土总字数虽远不如殷商甲骨文,也已近四千字。但非古文字界的人并不太了解,我最近接触无锡吴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专家,大都不甚了了。无锡的吴文化研究界,仍停留在靠传世史料、传说的基础,去研究的水平上。殊不知先、西周甲骨文保留了西周初期王朝核心、以及先周后期(相当于西柏坡、延安)的原始档案,一些档案己经推翻了《史记》、《尚书》《左传》等古藉的记载。就像现今各国逐批公布国家保密档案,从而改写近代史一样。现据己公布的资料考证如下:
 西周甲骨文的出土要改写周初建国史。第一批西周甲骨1976年2月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宗庙遗址,这是一批西周建国初期的珍贵原始档渠。(最初载《文物》七九年第十期)获取卜甲、骨17275片,其中有字的292片,计903字。少者一片一字,最多一片30多字。第一批甲文的重要者有:文王时期8片,载文王伐蜀、克蜀、族先周邗魁、伐[害夫]、往密,这些都是史藉未载的。这8片甲文不是追叙,是文王自己的卜甲。这时己经称王,与商纣王并列为王,而且四出征伐。这样西周建立要前推五十年。
    武王时期有4片,有一片记“箕子来降”,与史载“箕子朝周”不合,“朝”与“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另有一片记“今秋楚子来”,写楚子干的是送祭祀用材,操祭祀实作,而并不参与祭祀大事。这就明确了楚的在周初的地位远低于鲁、晋、燕、陈等封国,也不如吴国封宜侯居江南,拥征伐大权的地位。
   最重要的一片有六行三十字(见下图),按甲文记载,妲巳没有自杀,而是被周武王活捉,在祭祀商王祖庙时活杀,血祭商汤、帝乙。 

    按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

    《史记.周本纪》为“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即悬字的通假)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经”同“缢”,妲巳是用绳子自杀的。
    这片甲文可称西周第一甲骨片。(读法由上至下、自左至自,与商甲相反。)全文释为:“癸子,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敬布成唐,鼎执杀二女。其彝盟羝三、豕三,惠又足。”大意为:牧野之战斩纣后的第三十日-癸巳这一天,我依法理到朝歌殷商祖庙来祭祀尊敬的殷王帝乙。主祭祀官宗占了卜,我恭敬地向商祖成唐(汤)陈述:应当执杀这两个祸女(妲已及另一嬖妾)。并按祭法用三头公羊三只猪,惟此一作,可以足也。武王在朝歌祭帝乙、成汤后,将此卜辞带回了岐周宫室。到四月“丁未”,又祀于周庙,祭告自已的先祖。因此此甲在歧周字宫室发掘出土。后世经典将妲巳由“执杀”改为“自杀”,显然是为彰扬武王德政,为树周礼而掩盖杀弑。现在原始档案出土了,历史当然应该重写:妲巳是被杀祭而不是自杀。
  

    西周成立前后,与商甲一般,“吴”、“天”两字不分,到西周初期后段的金文中,“口”字才移到一边,“吴”、“天”才分家。首批903字西周甲文中,有两处出现“吴”字(见右图),依上下文拟 解为“天”字,分别为“乍天大旗”和“天乍其”。似后来西周金文的“吴大庙”、“左右吴大父”一类明显指称泰伯的词、字尚未发现。据此判断,可能泰伯、仲雍一族在西周初期夺商天下的解放战争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后来出现是在政权稳定了、周天子有功夫找老亲、论赏赐、树周礼时才出现真正的“吴”;也可能当时有,只是尚未公布或找到。 

 

    第二批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出土的甲文,很可能属先周时期。(相当于“解放前”)这是 2003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首先发现的,先发现刻辞龟甲,经缀合是两大片龟甲,上面刻有四条卜辞。卜辞中有周文王为时王的记载。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的宝鸡市,因地处岐山(今箭括岭)得名,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的四百多年间,岐邑(也称宗周)是周朝的都城所在。都城东迁后,西周王朝的宗庙仍在岐山,仍然是王室进行祭祀及一些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随后几年的大规模发掘考古,据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雷兴山副教授称,目前发现的文字已经超过了2200个,是全国8处发现周代甲骨文地点中最多的。周公庙遗址己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第四位。
 
    周公庙遗址的全部文字内容尚未公布,据说考古专家经详细解读和分析,首次破译和发现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名字。我期望先周甲骨文中有季历之兄泰伯的记载,若有公布,三千年的谜就会大白天下。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西周甲文注》陈敏侯志义 陈全方合著2003年8月学林出版社版
                                       2009.01.22新华网冯国《陕西周公庙遗址发现7000余片西周甲骨》
 
 
3、西周金文“吴”
    己发表和著录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吴”字的共21种36件。(人名另有3件,未统记在内)。
    其中西周早期的6种7件,有吴盘(集成10066)、吴盉(集成09407)、吴鼎(2件,集成01814、02250),吴卣(集成05025)、师酉盘(穆王时器)、吴父壶(集成09587)等。
    西周中期的7种8件,有班簋(集成04341)、静簋(集成04273)、同簋(盖体1套2铭,集成04270、04271)、吴方彝盖(集成09898)、伯頵父鼎(集成02649)、伯頵父簋(集成04027)、颟簋(集成04195)等。
    西周晚期的8种21件,有卌二年逨鼎(2件,盛世吉金67页)、卌三年逨鼎(10件,盛世吉金66页)、《逨盘》(盛世吉金67页)、吴虎鼎(《考古与文物》1983.3P70)、大簋(2件,集成04298.04299)、吴豕父簋(3件,集成03980-03982)、[害夫]叔簠(集成04552)、吴姬匜(集成10186)等。
    按西周金文之“吴”的内容,可分吴大庙、吴大父、吴林三大类。
    第一类:吴大庙。以穆王时的《师酉盘》为例。西周初建时,原本游猎、游牧部落的父传子,兄传弟,弟传长孙的祖制旧俗仍在。武王立国,立下了祭租同祭三代五祖的规矩,父亲文王,祖父王季,大伯和二伯仲雍分列王季左右,太祖父古公亶父追封为太王。都同列于大庙中享祭。武王过辈后,历代大庙都祭祀四代六祖。后王则设另庙祭祀。吴大庙在出土文献中的出现,见证了史载泰伯、仲雍曾让位于季的记载是实。
    西周前期穆王时的青铜器《师酉盘》,其铭文有:“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大庙”。此证穆王在登基的元年正月去吴大庙祭祀。吴大庙就是祭祀吴大伯等的祖庙。
 
             
    第二类,吴大父。西周中期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西周经一百多年传承,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都任用吴大父们为近臣,左右吴大父还可能世袭,吴大父的职责,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场的山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所谓左右,就是“吴大庙”中分列王季左右的泰伯、仲雍。
                       
   《同簋》铭文:“隹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艾白右,同立中庭,北卿,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司易林吴牧,”是说周王要左右吴大父继承祖业,管好山林。这说明泰伯一族很可能沒有奔吴,而在周原为王室效劳,或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南下,泰伯本人并没有去江南。而泰伯、仲雍的直系子孙世袭为官。
                       
     第三类:吴林。2003年1月,陕西宝鸡眉县出土27件青铜器,尤以《逨盘》的长达372字的超长铭文惊动世界。铭文详细纪录吴族8代忠实效劳西周12代王的谱系,记载各代征战功绩,治理吴林维持祭祖大业的功绩,直到西戌入侵,吴逨匆忙挖坑窖藏祖器,随幽王逃难流亡,“吴”随西周的灭亡而消声匿迹。
 
    
        《卌二年逨鼎》铭载“司工散右吴逨,”《卌三年逨鼎》铭载“司马寿右吴逨,”其中“吴”应为官职,逨为名。司工散和司马寿为周王御前的仪礼官员。
     吴林应是后世帝王训练狩猎、射箭武功,养殖祭祀牲畜野兽的特殊山林,秦石鼓吴人篇写的,也应是这类‘吴林’。
     根据西周金文所有“吴”字的考证,历代周王始终对大伯一族恩宠有加,世袭为吴林总管,时常委以重任,授之征伐大权。如此看来,吴族是周王朝的宠族,並未弃之海滨。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古代青铜器》马承源著 08.1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金文人名汇编》 吴镇释编撰 06.8中华书局版
                                                        《金文庙制研究》刘正著 04.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4、春秋吴国铭文“吴”
     “泰伯奔吴”见诸史载。孔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都言之凿凿。东汉的《吴越春秋》,盛唐的《史记.正义》更把泰伯三让,梅村建吴,演义得有声有色,只是难以找到地下文献、文物佐证。
    据史载泰伯立吴近七百年,相传二十五主。何时方见国名的“吴”字出土?

    按我收集,仅在最后两王,阖闾、夫差的青銅兵器、礼器见到“吴王”字样。据统计,出土和传世的两王青銅器共27件,其中称吴王的9件,仅佔32%,其余还是标“攻敔王”。以致郭沫若先生早就说过:“金文…吴越之吴则作攻、攻吴若攻敔”。(见《大系》P246) 《阖闾鑑》。1955年5月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銘51字。这可能是“吴国”所标最早的“吴”字。是吴王阖闾将女儿嫁给蔡昭侯的陪嫁。在此之前,吴国青铜器上还没发现标过“吴”字。

    阖闾、夫差之前的王,沒有一位自称“吴王”,所有吴国青铜器上从没出现过《勾吴》国名王名字样,他们的自铭青銅器上,都自称王。据考古出土记载; 最早称王的是者减的父亲,寿梦的爷爷,这有青铜器《者减钟》为凭。不称“吴王”称“王”,经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直到僚,有七代王近两百年自称王。王储季札也自称䱷王之弟,寿梦的弟弟自称工䱷大叔。下面是各代王的自称国名原字。

 

    者减一族所建的国,可能是中原吴族中的一支,他们并没有把“吴”带到江南来。这片甲文摘自郭沫若《卜辞通篡》第6卷第50页第3片,商王文丁要去江南巡视,占卜问吉,卦曰“过江于”,过长江到地。这是殷商甲骨文中首次提到江南地。这字,是虎字头下一个鱼字。

    这个“䱷”字在战国的楚简中还常被提起。秦汉才灭佚,东汉许慎写《说文解字》时,这“䱷”字己失传了。从此字典再无此字。
   “鱼”与“吴”,现代汉语不同音,但春秋吴越语言可能同音。当今的无锡土话仍鱼、吴不分,六十岁开外的苏州人也鱼、吴不分;当代苏州人读“吴江”仍读“鱼刚”,都该是古吴音的遗存。
    我说泰伯族的一支有可能到达䱷地,是因为在江南土墩墓发掘中,曾不断发现中原先周文化因素-连裆鬲的存在。其数量不多,常不实用,但置放位置特别,而且一墓一鬲,具有象征意义。这证明确有一支先周文化南下,而且成为国的核心力量。周武王是三房,却是周之宗子,得天下后,没有忘记祖王兄大伯父,派人寻找、授土封伯、公,北虞南吴,恩礼有加。但长房并不稀罕三房的封赏,始终我行我素。周康王封他为宜侯就不称宜,西周封国上千,哪个都是封啥称啥,谁不听天子封赏?周室称他吴大伯,建吴大庙,却偏不自称吴王,绝大部分时间自称“䱷王”。直到灭国前几十年才自称吴王
      春秋吴国国名的考证表明:江南早有䱷地,公元前700年到500年间的七代王自称䱷王。在这之前还不可能称王立国,之后大多称“攻敔”,偶而称“吴”。
    因此称“吴文化”,不如称“䱷文化”,“魚文化”。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吴越文字汇编》施谢捷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吴越和百越青铜器研究》郑小炉著 07.12科学出版社版
 
  5、秦国石鼓文“吴”。
    秦十枚石鼓,是我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中有枚《吴人》鼓。初唐发现于陕西宝鸡陈倉之野,曾轰动一时。甫、韩愈都有诗作。现存最早的墨拓本是宋朝拓本。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汴京,石鼓掳往北京,涂金被挖,抛弃荒野。却逃过了金下令毁灭全部宋之古物的劫难,元初重被找回。存放京城国子监而无人护持。石鼓不断脱落、剝阞。十面石鼓,唐人录本存字497字;宋淳化本余450字;至元中存386字,今仅存280余字。
    其中与“吴”有关的“吴人”鼓,石高2.1尺,围6.3尺,文9行,行8字。应有72字,现仅余39字。石质为花岗岩,色青黑,质地坚硬,但己石皮皱起,叩之虚空,脱落立见。   
    这是秦国石鼓文第十鼓《吴人》篇中的“吴”字。
 
    石鼓何时所刻,所刻何意,历来争议不定。裘錫圭先生認爲,“從字體上看,石鼓文似乎不會早於春秋晚期,也不會晚於戰國早期,大體上可以看作春秋戰國間的秦文字”。现大都取先秦说,是秦始皇之前的先秦所刻之石。先秦说又分多种:
    其中一说是:“吴人”即“吴国人”,是公元前506年,吴人伐楚的第二年(即秦哀公三十二年)秦师救楚胜吴后之刻石。吴人伐楚就是吴王阖闾、伍子胥们入楚都郢,鞭楚王尸,奸楚王母那次,这楚王母却是秦囯公主,引起了秦国的愤慨。秦囯出兵助楚,战胜吴军,把阖闾赶回了老家,班师回秦就刻了十面大石鼓记功,古鼓文是长篇征战叙事史诗。
    另一个更广泛的释说,古鼓文是模仿诗经的田猎诗作,而《吴人》篇描写了管山泽的吴人爱山泽,恭敬职守,足迹遍山野。他要准备牡牛去献祭,林中麀鹿成群,等候秦王和百官前来狩猎、品尝。在我的精心管理下,这里啊,应有尽有,…。石鼓詩中的主要人物為秦景公與周太子泄心,游獵事在秦景公四年(公元前573年),因为第二年泄心即周天子位,就是後來的周靈王,因此作詩、刻石以为纪念。
 
    《吳人》篇的殘泐較多,觀其大意为:
吳人慎亟,朝夕敬□。載西載北,勿召勿代。□而出□,□獻用□。□□□□,□□大祝。□曾受庸,□設寓篷。中囿孔□,□鹿□□。 吾其□□,□□申申,大□□□,□□□□。求又□□□□□□□是。
   “吳人(憐-慎)亟。”“憐”可讀為“慎”,兩“載”字作虛詞,意思是“暫”,與前“乍邍乍□”之“乍”意思相同。 “勿竈(召)勿代”,竈讀為召,代訓為替。句謂:因吳人極爲謹慎敬業,到處奔忙,忽而在西,又忽而在北,所以秦君示意任他去忙,不召其來朝見,也不廢替其職。“□曾受其(庸),□□ (設)寓逢(篷)。”句意大概是吳人在野外爲秦君設立臨時寄寓的帳篷,即軍旅之帳舍,因此秦君增授其功庸,可能委派大祝前去吳人之處,有所賞賜。
 
《诗经》编成于春秋,其中《风》有十五国风计150篇,周齐秦郑陈,但没有吴风,越风。秦石鼓诗文便是秦风。吴风,越风也该有,只是沒有流传。没有流传的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秦火,三是语言不通。东汉的《吴越春秋》曾用汉浯记音记录了两首吴风,用现今的侗台语才能释解,这是证据(见拙作《吴论之二》,下附其一)。
 
 一    滥兮锓草滥予昌尊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昭澶秦谕渗堤随河湖
    这是一首2500年前吴地民歌,用汉字记吴越语的音译,比汉字记梵音佛经早一千年。这是吴地语音保存最久的古董。意译为何内容?吴越人种是百越民族最北分支,良渚后代。因中原汉民不断南侵,部分越族留下与汉同化溶合,部份节节南撤,躲避至深山老林生存。经二千多年汉人追逼,越人南撤,残存越人形成了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一带壮、侗、台、黎、泰等民族。有学者试用泰文书面拼法,译读出了词义:
     滥兮锓草滥             夜晚哎欢欣, 陶醉遇见相会夜晚   
     予 昌  尊泽予昌州      我俩我很会  害羞难为情我很会摇船    
     州谌州焉乎秦胥胥     摇船渡越 摇船久久啊 愉快满意
     缦予昭澶秦谕           污秽  我呀  王子,君阁下高兴的知晓    
     渗 堤 随  河湖         隐藏  心  始终不渝  思慕哇
    这应该是良渚人创造的独立语言的孑遗。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石鼓文新鉴》 杨宗兵著 05.6世界图书出版社版
                                                              《石鼓奇缘》沈映冬著 06.6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石鼓文整理與研究》 徐寶貴著 08.1中華書局版
 
  6、 楚国简牍“吴”。
        随着楚简的大量出土,涉吴史事大量湧现,令人应接不叚。还在夏商周之前,又冒出了个吴。使中国最早的远古朝代“夏商周”变成了“吴夏商周”。当然此吴不是春秋吴。这“吴”,是最远古的吴国。
 

                                          上博楚简“吴”字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文《容成氏》中有个名字“有吴迵”,这三字的前言后语为:“禽兽朝,鱼鳖献,有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安终。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了间,…”是说尧之前,有吴部落的迵,(尧前面的古吴国帝王)。也是先被前王举为辅佐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而后再授以帝位而王天下的。
    在《容成氏》篇另一处还有:“以让于有吴迵,有吴迵曰:德速衰…”。这个“有吴迵”是不见于古书记载的曾统治天下的有吴部落酋长。
    在《子羔》篇中有:孔子曰“有吴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说明在舜的父亲时代,有吴部落早己存在。舜父是有吴国的乐正。否定了以往“有虞是舜的后代”的说法。
     根据《容成氏》的记载,舜以前的帝王是迵、尧、舜,三人都属于“吴”代,吴得名于有吴氏。这是个大的部落联盟,有许多部落联合组成,尧是陶唐氏部落,迵是有吴氏部落,舜可能是平民庻人,属有吴氏的一支,所以舜为帝后也能代表有吴氏。
     舜被禹赶下台后有吴氏去向哪里?古史传说是到湖南,但没有出土依据。出土依据是在江苏兴化南荡遗址找到的,这里有尧、舜时代的标志物-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的陶器出现。湖荡遗址面积2万平米,文化层0.1米,呈小片挪移式分布,C14测定为公元前1907士63年,略晚于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晚期。陶唐氏、夏后氏属华夏集团,有吴氏属东夷集团,迵、尧、舜、禹的更替是部族之间相互争夺中原霸主的结果。舜失天下后,悄悄逃到东海滨,《孟子.尽心上》曰:“舜视弃天下犹弃蹤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苏北的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成为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陶器类型学上可以找到证据,因此有学者提出:“有吴亦即其后的勾吴之滥觞。”
     吴应该是吴夏商周四代古史系统的第一个朝代。舜被禹逐,后来流亡苏北海滨,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有可能是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帝系新研》郭永秉著  08.9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 毛颖 张敏著 05.1湖北版
 
 7、  东汉《说文觧字》的“吴”
   

许慎巨著《说文解字》,关于“吴”字的解释为,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这是对“吴”字最权威的解释。

     但许公仿写的古文“吴”字却很不像。许慎没见过甲骨文,不能怪他。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国古文己消迹二百年,古文不再流传。西周钟鼎文也不可能似现今大量出土,铭文拓片随手可得。因此许公仿写不成古“吴”字。
     现代人己经能够大量看到的真实的古吴字,但一些食古藉不化的史学家,追求新潮的艺术家们,却对原生态的众多“吴”字视而不见,抛而不顾,喜欢新造。却常常陷入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泥潭。右图这个“吴”字便是曾在中央电规台十套《科学与探索》栏目里热播的《说吴》第一集中新创的“吴”字。
 
    上口下夨为“吳”,中间多了一道杠算什么?没文化!
     许慎对“吴”的考证只能如此。而今人拥有出土文献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料,应该有新的考证。而不少 今人却墨守陈见,固守旧识,将宋版书笈视若神明,对四库全书盲目尊信,对出土的、秦始皇烧不着的先秦甲、金、简、帛文献,不懂不信、不问不闻,实属可悲!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说文解字》 [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06.12版
                                                                 《另一种古史》 [美]杨晓能著三联书社08.10版
               
8、敦煌残卷的“吴”。
 仿佛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捡了个漏,意外购进元青花一般。为尽考历代“吴”字,我新购了一册《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不经意中却发现了又一处“吴史宝藏”。 
照片为敦煌藏经洞,四围文字系六朝《春秋》经抄本。
    从“吴史”的角度,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春秋》、《左传》都属宋版,己经过宋儒道学家们的大量删改。敦煌写卷则出自北魏初唐,粗粗翻阅,己见不少从未见过的新鲜涉吴史事。此“史”容后详解,另题论“吴”。
    这里仅从“吴”字角度展开考评。
吳 “吳”字,宋体写法如图,上口下夨,口夨吳。敦煌写卷用又似楷又如魏碑体的写法,一律写作“吴”,上口下天,口天吴。
吴“吳”与“吴”,那个更近古?我看甲骨文更像口天吴。
    敦煌藏经洞,1900年农历5月26日被道士王圆箓无意打开。发现藏经五万余卷,全是公元五至十一世纪手写本和木刻本。从1907年起,其中三万余卷被英、法、俄、日的“探险者”掠走,秘而不宣,直到上世纪下半叶才陆续公布。据整理,英、法、俄及北京图书馆等藏的敦煌《春秋经传集解》(残卷)共37件,(重复者不计),内容涉及桓、僖、文、宣、成、襄、昭、定、哀,鲁国九公中的59个年号,其中最长的法藏    P2509卷存字11987字;最短的俄藏03016卷仅5个整字。仅少数几卷可见避唐讳而定为唐写本外,绝大部份可定为六朝写本。其中一些早期的吴等小囯史事了,因不合后世宋儒胃口,宋版己作删节。
    据《说文》记载,“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如“吴”字一律口天吴,“礼”的古文作“礼”,“辞”的古文作“辝”、“辤”。敦煌手抄本保留了左丘明战国时原作的古文体。
     因此从这里新发掘出的吴国史事,要比西汉的《史记》、东汉后的《吴越春秋》、《越绝书》更接近真实的吴国历史。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李索著中囯社科出版社06.8版
                                    《勾吴史集》张永初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98.5版
           
 
     9、 方言语区“吴”。
     汉语有方言。在古代并未划分语区,两汉之交的扬雄写了本《方言》,把天下分十二个区,其中江浙一带称“吴扬越”区。西晋郭璞作《方言志》,其中的“江东语”势力范围为江苏、浙江及安徽、江西、福建的一部分。晋室南迁后北人大规模入迁,范围逐渐收缩。清末民初,章太炎最早给现代汉语分区,他分作九区,苏南、浙江算一区。赵元任是最早提出“吴语区”的语言学家。吴语的代表点,历来以苏州话为代表,胡裕树的《现代汉语》把上海话活作吴语代表,引起不小争议。吴语的区划见图:
     近、现代的吴语,是不是春秋吴国的吴语?肯定不是!吴语与越语相通,同楚语不通。要不楚王子听越女歌,还要人翻译!用汉字记音整理成的文句谁也不懂。楚语通中原汉语,吴语却是独立于汉语的特殊语言。楚灭吴越后,吴语便消亡了。与吴语突然消亡的重大变卦还有:葬俗由土墩墓变为竖穴木棺墓,印纹陶饰突然从陶器上消失,原始青瓷突然中断。说明这些变更的彻底,是由于吳人的四散流亡;楚人的杀戮、灭绝、驱赶;楚民大批迁入而造成的。秦末汉初楚汉徐州决战,项羽带的是三千江东子弟,刘邦用四面楚歌瓦解楚兵,说明江东吴地此时己讲楚语。当今苏、锡、常、湖、嘉的语言,根本代表不了吴国的语言。最多只能从这些地偏僻的死乡下、同外界交往不多的老人堆中,收集土得不能再土、无法用汉字记录的词眼中,去寻找古吴语的遗存。
    吳地语言的变化还由于西晋南渡,北宋南迁以及南北朝时大批中原士民南逃,还有整个城市的内迁,使江南人口的成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试举几个城市作例:
    南京  考古材料证明,南京最早的文化中心在江宁湖熟,秣陵一带,到孙吴建都时才移到建业,即今南京市区的,南京的语言文化原属吴越系统。现在南京话属江淮官话,是因东晋南迁,五代南朝建都南京,大批北人迁入,人口变动极大,方言交互影响,本地吴语被外来语言同化,造成了“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的结局。
    杭州  现在的杭州话仍具吴语的基本特征,吴语中单元音韵丰富,声调按声母清浊、区分阴阳等依旧保持。北方语音的影响主要在南宋迁都杭州。使杭州话带上了浓厚的河南开封语声。如“桌子”嘉兴、湖州人叫“台子”,杭州称桌不称台。吴语统称“铜钿”杭称“钱”,吴语用“着”(着棋)杭用“下”,吴语“面孔”杭叫“脸孔”,吴语“着衣裳”杭叫“穿衣裳”。吴语中,文白两读的字,如“家”字,“人家”读作[go],“作家”读[jia],杭州话只读[jia]没有[go],“问题”的“问”,吴语文读[wen]白读[men],杭州话只读[wen]。解放初期苏锡常的本地官员不会讲普通话,喜欢讲一种文读吴语,就是这种腔。锡剧道白里常用此咬字,听了难受!
 镇江  镇江市区一口苏北话,语音,风气,社会习俗同周围的句容、丹徒不同,原因是南北朝时,曾把即将沦陷的徐州整座城市南迁到镇江,历史上称镇江为南徐州,故镇江市区少吴音。
    上海  今天的上海话与明清时的上海方言不同,其区别最能看出苏锡沪嘉一带方言的变化。最早记载上海方言的是明正德七年的<</SPAN>松江府志>,该志记: 方言语音皆与苏嘉同,间亦小异。如谓人曰渠,自称曰侬,问如何曰”nan han”,谓虹曰”hei”,谓此曰”ge li”,谓多少曰”ji hu”。以上声为去声,去声为上声(如呼想为相,念相为想,读鱼如吴)。松江府在明朝认前属嘉兴府,所以在语音上,松江府城视上海为轻,嘉兴为重。到清代便让位给苏州了。民国以来上海话的地位不断提高,苏南、浙北的方言反受上海一话影响了。
    苏锡常  这是吴语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吴语的基本特征是保存了古汉语全浊声母系统。这正是北京语系中的语音不正之处。所谓古汉语“帮旁并、端透定、见溪群三级分法”,相当于现代语言学中的塞音、塞察音有清浊之分。北京话步布不分,谢卸不分,道到不分,郑正不分,都是把浊音读成清音,吴语却能区分。
    吴语常有文、白两种读音,(杭州段中己有涉及),其中白读和土语很可能与古吴语遗存有关。如“日”读“热”,“问”读“men”,“ 许多”讲“恒信”,“这里那里”讲“意答过答”“意汉过汉”“意汗泥里”,“无、麻”同音,“鱼、吴”“黄、王”不分,等等。这些都需发掘整理,与现存侗台语对照,寻找遗存根据。
    原本吳国的语言,只可能在少数山区岛湾留存些孑遗,在地名、人名及一些专用名词上留有痕迹。吴越独立的语言早己不复存在。
 
    研究吴文化,是指吳国的文化。李学勤教授主張吴文化就是研究吴地文化。而吴地就是讲吴语的地方。于是有本书《吴文化简史》就把吴地的圈子,划为苏、锡、常,沪、嘉、湖六个地区。即旧时苏州、松江、常州、湖州、嘉兴五府。这本书对超出五府六市的吴国文物、史实,釆取“凡是不属于这个地区的史实,基本上沒有写进去”的办法回避,把宁镇地区出土的大量吴国文物和史实抹去了,其用意是为“某某市”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局部地方主义服务,对吴文化的研究有百害而无一益。   
    因此,我不赞成吴文化是吴地文化的主張。本文从甲骨文的“吴”研究起,就是想把真实的“吴”、各个历史时期的“吴”字拿出来,以研究真实的“吴文化”。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吴语研究》(三) 颜逸明文《吴语三论》05.4版《吴文化简史》宗菊如 戈春源 冯普仁著 05.11黑龙江出版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