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严家花园曾被建筑学家刘敦桢称为“苏州园林之翘楚”,旧园已被日军炸毁,园址仅存百年广玉兰一株,而现在看到的严家花园是1996-1999年重建的。
宅园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年),沈德潜举家从苏州迁到木渎,在此建起宅第名曰“竹啸轩”,沈德潜在此潜心读书,进京会试得中进士,钦点庶吉士,三年后授左春坊左中允,五年不到,即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道光八年(1828年),沈德潜的重外孙章寿五,以5000两银子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并改名为“端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以20万两银子买下端园,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茸一新。严国馨的母亲朱太夫人仰慕前贤,改园名为“羡园”,后人则称俗为“严家花园”。
民国年间,刘敦桢、童隽、梁思成、杨廷宝被誉为中国的“建筑四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上旬,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刘敦桢共赴苏州,曾数次来羡园进行实地踏勘。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有对羡园的描绘:“木渎镇严氏羡园,面积颇广,区划院宇。轩厅结构,廊庑配列。以至门窗栏槛,新意层出,不落常套;而其后部小池,上跨石梁,仅高出水面数寸,池周湖石错布,修木灌丛,深浅相映,尤为幽绝”。 撰写《苏州古典园林》的刘敦桢对羡园的描述:“九日晨七时,自阊门乘长途汽车,经胥门,折西南约一小时,抵木渎镇,游严家花园。园面积颇广,院宇区划,稍嫌琐碎,然轩厅结构,廊庑配列,下逮门窗阑槛,新意层出,处处不肯稍落常套。最后得小池一处,中跨石梁,作之字形,环池湖石错布,修木灌丛,深浅相映,为境绝幽。人为之美,清幽之趣,并行而不悖,而严氏此园,又其翘楚也“。撰写《江南园林志》的童隽在书中记道:“羡园在木渎王家桥侧。清道光八年钱端溪所筑,称端园,并自为记。端溪能诗,盖隐居不仕者。木渎故有潜园、息园,咸丰兵燹,俱成灰烬。惟端园独存,旋归严氏。光绪二十八年,重葺一新,号为羡园。今之友于书屋及延青阁等处,皆端园旧胜。北临田野,登楼凭窗,远瞩天平,近望灵岩,极游目骋怀之致。园内布置,疏密曲折,高下得宜。木渎本多良工,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