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濒危非遗人才培养与时间赛跑
李婷( 姑苏晚报.2017/2/24 )
[标签] 非遗传承人;濒危非遗项目
  日前,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继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办法》之后,针对濒危非遗人才进行培养即将出台的又一重要举措。
 
 
  濒危非遗项目之危,迫在眉睫
 
  苏州市级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三个判断标准:项目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或者相关外部条件正在急剧变化或消失,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存续的;掌握核心技艺、知识或者通晓基本流程的人员少于三人,或者均为七十岁以上的;五年以上未有正常的活动或者生产的。三种情形的核心指向事实上只有一个——掌握濒危非遗技艺的人,太少了,太老了。
  在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为濒危项目进行的各项调查工作中,多个岌岌可危的项目出现在工作人员眼前。
  比如曾流传于太仓浏河一带渔民中的民间舞蹈“摇大橹”,“摇大橹”产生在渔民和船工水上作业的单调生活中,再现渔民和船工的劳动场景,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娱乐性和滑稽性是“摇大橹”的主要特点,多人表演时各个角色之间互相逗趣,配合默契,表情丰富,在行进中逢店必唱,唱词随着店铺行业随机应变,幽默诙谐。由于“摇大橹”的演出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出色的口才和即兴表演能力。这种人才的发现、培养与传承确实是有相当的难度,而且由于老一代渔民年事渐高,手摇船也被机械船替代,“摇大橹”已基本淡出人们的视野。
  与之情形类似的还有“渔民号子”,这种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集交流、工作、娱乐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因为渔民生产方式的完全改变而迅速衰落,如不进行保护传承,很快就将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在传统技艺方面则有苏州花线制作技艺,因为市场需求日渐萎缩,手工制作花线也陷入困境。
 
  濒危项目人才结对传承必须重质求精
 
  虽然同样来自农耕文明时代,在非遗资源丰富的苏州,百余种非遗项目的生存状态却不尽相同。在手工技艺方面,由于大部分精美的工艺品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追求、收藏的对象,因此有市场需求为保障的不少手工技艺仍然能吸引到相当的人才与力量投入其中。但是对于濒危项目而言,后继乏人的现象几乎就等于“消亡判决”的前兆。
  因此,保住最后的传承人和学艺者,是此次《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的核心宗旨:鼓励濒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传承人可以向市非遗办申请授艺补贴。授艺补贴标准为10000元/人/年。其中“人”指带徒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濒危项目,鼓励相关传承人合作组成传承团队带徒授艺。传承团队可以向市非遗办申请授艺补贴。授艺补贴标准为10000元/人/年。其中“人”指带徒人数,最多不超过7人。
  为了保证传承质量,市非遗办要与获得授艺补贴的传承人(传承团队)师徒双方共同订立协议书,明确传承项目、学艺期限、学艺目标、经费数额、考核方式等内容。协议期满后,市非遗办将组织专家,对照协议书,以学艺者现场演示等方式,对传承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针对三种结果再予以不同内容的奖、惩举措。
 
  多方合作,力推濒危项目重归当代生活
 
  在非遗保护实践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中,市非遗办深刻认识到保护机制长效、多元的重要性。在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有了鼓励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等开展传承教学活动,并聘请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专业教师、兼职教师(专家)或者实习指导老师;鼓励院校与保护单位、传承人、行业组织合作开展培训、进修工作等规定。而在多部门合作中,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设立扶持项目,对开展濒危项目人才培养的机构和个人予以经费资助等扶持。
  对于学艺者的传承权益和创业鼓励,市非遗办也有相应的方法,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类权益之外,优秀、合格的学艺者还将成为所学濒危项目的“传承人候选人”,在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中,拥有优先权,并且在实际传承活动中,还可享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部分权益。
  所有的努力,就在于帮助濒危项目能够行之有效的走出困境,努力重归当代生活,早日走上“传承、设计、营销”的良性生存之路。
 

传承人谈水娥在缂丝机上工作
手工制作的花线是高档缂丝和苏绣的重要原材料
[阅读]:原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