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会馆公所:明清苏州工商文化地标
何大明( 姑苏晚报.2016/06/24 )

  会馆和公所产生于明清时期,是手工业、商业的经济行会组织机构。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展示了苏州当时的手工业生产、商品贸易等工商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风民俗、慈善义举、建筑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传承。这朵工商文化的奇葩,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苏州工商文化的地标,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见证。

  会馆公所吴阊为盛

  明清时期,苏州雄踞全国商贸城市前列。“丝绸之府”、“工艺之都”的美誉名副其实。明代后期,自阊门至枫桥“列户二十里”,成为规模恢宏的繁华商业街道。枫桥古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中心。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时苏州一府七县以全国百分之一的土地,每年上缴给朝廷国库的赋税,却达到全国的十分之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强盛的经济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幽雅的园林环境,使得全国各地的商贩纷至沓来,从事各行各业的经贸活动。会馆和公所,就是在这种经商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对此,《陕西会馆碑记》(乾隆二十七年)作了高度概括:“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此会馆之建所宜亟也。”
  会馆公所之设,虽然肇于京师,遍及全国各地,却以吴阊(苏州)为盛。保存至今的大量苏州工商业碑刻,充分反映了这一经济盛况。苏州碑刻博物馆和苏州所辖县(市)的文博机构,现珍藏清代工商业碑刻约250块,内容涉及丝绸刺绣业、棉布洋布业、造纸印刷业、土木建筑业、木器制造业、油漆业、铜锡铁器业、金银珠宝业、金融典当业、杂货百货业、粮食业、南北货业、酱油菜橱面饼业、柴炭煤烛业、渔业、烟草业、生活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18个大类。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居全国之首。这些工商业碑刻,大多数为全国各地商人和作坊主在苏州建立会馆公所时所立,少数为地方官府所立。
  会馆产生的年代早于公所,两者的内涵既有重叠又有区别。个人以为,会馆主要以地缘(籍贯)为纽带,同乡组成;公所主要以行业为主,划一组成。会馆最早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以清代康乾为盛。最初,会馆以同一地区旅苏商人的集结为多,不分行业。少数是以同一地区旅苏官绅为主、不作商业活动的会馆,如八旗奉直会馆。此外,还有官绅商兼容的会馆,如江西会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又由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旅苏商人组成工商行业的会馆,如东越会馆。其最初作用重在“联乡语、叙乡情”,以“恭祀神明,使同乡之人聚集有地。”后来随着经贸活动的发展,又逐步成为商人们存放货物、居住和议事的重要场所。规模较大的会馆有:全晋会馆、安徽会馆、钱江会馆、陕西会馆、潮州会馆、江西会馆、嘉应会馆等。
  公所多数创设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它是按行业集结的,成员既有外地旅苏的,又有苏州本地的,还有按同籍贯同行业组成的。其性质,有的为商业行帮,专门从事双边贸易;有的为手工业作坊,专门从事生产制作;有的由底层工匠自发组成。公所是同行业中办理善举、议论定制行业条规章程,实施行业管理的组织机构。凡行业中的重大事物,公所及时召开会议磋商调解。某些行业的公所,其上层大都为富商巨贾,并且捐有官衔。较著名的公所有:七襄公所、梓义公所、江镇公所、霞章公所、礼茶公所、浙南公所、江鲁公所等。

  徽闽粤称苏州外地行商“三剑客”

  商人有“坐商”和“行贾”之分。苏州本地人建立的公所,其成员基本上都是“坐商”。外地旅苏商人建立的会馆或公所,其成员基本上都是“行贾”(行商)。外地行贾中,一般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北派行商中,重要的有晋商(山西商帮)、秦商(陕西商帮)、鲁商(山东商帮)、豫商(河南商帮)。南派行商主要有:徽商(安徽商帮)、粤商(广东商帮)、闽商(福建商帮)、浙商(浙江商帮)、赣商(江西商帮)。每个商帮按具体地域,又各自建立自己的会馆或公所。
  徽商、闽商和粤商,堪称苏州外地行商的“三剑客”。被誉为“徽骆驼”的徽商,能吃苦耐劳(“骆驼”即形象的比喻),在苏州当时工商业占有重要份额。他们主要从事盐业、典当业、粮食业、棉布业木业和茶业。清代乾隆年间,他们在苏州开设的大小店铺就多达4万余户。同时,还建有宛陵会馆、宣州会馆、徽郡会馆、安徽会馆(惠荫园)、安徽会馆(东廓堂)等。以“妈祖”为经商保护神的闽商和粤商,也在苏州牢牢扎下了根基。闽商在苏州建立的各业会馆多达八所,分别为三山会馆、漳州会馆、泉州会馆、邵武会馆、汀州会馆、兴安会馆、延宁会馆和仙翁会馆。粤商在苏州设立的会馆也有八所:分别为岭南会馆、东莞会馆、潮州会馆、宝安会馆、两广会馆、嘉应会馆、冈州会馆和仙城会馆。闽商的三山会馆和粤商的岭南会馆,都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苏州的两处“元老级”会馆。徽商、闽商和粤商,在苏州还设立多处公所。
  作为民间的商业行会组织,会馆和公所的建立以及正常运转,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其筹资的方式,使用经费的监管模式,都有一套科学的运作方式。经费主要来自商品的“厘捐”和个人的捐赠。例如浙南公所:“集得各商号输捐款项,并逐年抽取货数厘金,以充经费。”采绳公所“常年经费由各店主按每店用伙一人捐钱一百文,学徒一人捐钱五十文,按名按月计捐。”为了方便捐款人监督,会馆公所将捐款开支的数字,立碑详细公示。比如,《钱江会馆各绸缎庄捐输厘费碑》,将各家绸庄捐输金额一一公布于众。
  会馆和公所,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之所以能存在相当长的时期,主要基于四个方面原因。其一,适应商品大流通,满足长途贩运转销频繁之需。其二,作为外地前来的行商,迫切需要在他乡稳定立足,从而满足互助互济之需。其三,乡谊乡情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环节。会馆公所这个平台既可联络乡谊深化乡情,又有利于商贸活动之需。其四,有利于同行业之间价格的磋商,业主和雇工劳资矛盾的协调,员工基本福利的保障,以及满足行业运作上规章制度的公认与遵守之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会馆公所的行会作用逐渐减弱。清末民初,苏州商会(商务总会)建立后,商业和手工业性质的会馆和公所,大部分作为行帮的代表参加商会,成为商会的基础,并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同业公会。各业工友则成立自己的组织,如工会、工友会、工人联合会。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17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工商同业公会法》规定:一般公所均应改组为同业公会,并隶属商会领导。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国民政府又规定:“各地会馆或同乡会,已经设立者,在单行法规未颁行前,可暂维现状。如系重新设立,应组织同乡会。属于同一区域之人民,旅居同一地方,以组织同乡会为限。”至此,会馆和公所结束了历史使命。

  交流文化兼做慈善

  会馆和公所尽管现在已不存,但它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苏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凸显了有关经济行业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踹匠,从事“踹布业”的工匠。在会馆中,有一个由踹匠组成的踹匠会馆。他们与作坊主因酬薪待遇引发的罢工,是一个典型案例。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苏州府约束踹匠碑》,记载了失业踹匠刘如珍发动踹匠罢工的史实,反映了当时的劳资矛盾,以及商业资本逐步转化为产业,从而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无独有偶,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了机匠(从事丝织业的工匠),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叫歇(罢工),反映了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这两次遭政府勒碑严禁的自发罢工斗争,弥足珍贵,在苏州工运史上开了先河。
  会馆和公所不仅是商业行会组织,还是值得称颂的民间慈善机构。不少会馆公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都反映了弘扬慈善义举的美德。当本乡或本行业的从业者,或从业者的子女亲属,日常生活拮据,遇到生老病死的困境,子女因不能读书而辍学,会馆公所往往施以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其帮助救济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少会馆公所还专门立碑,规范这些慈善义举。比如,《东越会馆公善堂碑记》、《石业公所建立学堂兼办善举碑》。
  会馆公所促进了各地方民俗文化的交流。逢年过节或一些特殊日子,同行往往相会在会馆公所,聚餐品家乡菜,叙情操家乡音,唱歌用家乡曲。在会馆设置的戏台上,自娱或延请戏班子前来演家乡戏。为吴地百姓喜爱的绍兴戏(越剧),其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浙商”的会馆公所。再如,妈祖祭祀习俗。闽商每逢妈祖生日,就聚集在三山会馆的妈祖庙,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盼妈祖保佑闽商航海货运平安,生意兴隆。这种独特的民俗,后来也被苏州本地商人接受。当时,苏州城内建有多座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

  精湛建筑争奇斗艳

  保存至今的会馆公所,传承了苏派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外地行商在苏州建造的会馆公所,把家乡建筑特色与苏州传统建筑风貌融为一体,美轮美奂。建筑坐北朝南,沿河设置码头,便于水上货运。中轴线上,牌坊、门厅、轿厅、大厅、堂楼依次排列,中间用天井分隔。边路布置花厅、货仓、旅舍等建筑。厅堂粉墙黛瓦,硬山式或歇山式。考究的会馆公所还有花园。园内疏池理水、叠石掇山、栽花植树、建亭筑榭,古典园林要素一应俱全。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也在苏州民居等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据《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记载:清代中叶鼎盛时期,苏州市内有会馆60座,公所200座(其实这一数据并不完全,仍有遗漏)。如今,历经岁月沧桑,大部分会馆公所已不存。保留至今的,大部分已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其中,全晋会馆、八旗奉直会馆(已纳入忠王府),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会馆(惠荫园)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另有3座会馆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5座会馆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名录。在公所中,七襄公所(已纳入艺圃)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5座公所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名录。一些历经沧桑的百年老树,已经列入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此外,有的会馆虽然未纳入保护名录,但已经按原样修复部分建筑。比如,山塘街上的陕西会馆和冈州会馆。
  保存至今的会馆公所经过修复,根据不同情况,因“馆”制宜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有的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如七襄公所所在的艺圃。八旗奉直会馆所在的忠王府,辟为苏州博物馆。有的归教育机构使用。比如,潮州会馆和安徽会馆(惠荫园),都是中学所在地。有的继续发挥工商文化的作用。比如,汀州会馆辟为苏州商会博物馆,安徽会馆(东廓堂)辟为安徽商会。规模恢宏的全晋会馆,是会馆建筑的经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地,会馆现在已辟为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
  争奇斗艳的会馆公所,吴阊为盛,再现苏州工商文化的辉煌。


安徽会馆门楼屋檐
厢房保留的怀新义庄规条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