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网站--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为何会在指尖传承
赵俊聪;陆珏;刘晓婷:文;陶开俭:画( 姑苏晚报.2016/06/23 )

  没想到“猴年马月”真的来了!按农历计算,2016年6月5日~7月3日恰好是阴历丙申年(猴年)、甲午月(马月),所以那些曾许下过诺言的小伙伴们看来得抓紧兑现了。然而“猴年马月”却并不罕见,因为每隔12年我们就能碰上一次,可为啥今年大家会特别在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朋友是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媒介知晓的。不仅如此,包括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近年来也通过互联网的推广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熟知。似乎传统文化一旦进入“朋友圈”,便能以海绵吸水般的速度在年轻群体中迅速传播。

  从销声匿迹到广泛转发“猴年马月”激起求知浪潮

  “真的有猴年马月?我还以为那只是个成语,用来形容难以预期的年份。”市民小马28岁,是高新区一家电商企业的技术人员。采访时,他突然想起个事儿,“上次跟老板调侃涨工资,老板说猴年马月给我们涨,现在他是不是该兑现啦,哈哈!”
  年纪稍大点的市民曾先生倒是对此有点印象:“上个猴年马月是12年前吧,我还在老家,家里挂历上有写,我好像看到过。”只不过,随着这12年过去,他起初也没注意到猴年马月又来临了。曾先生说,平时生活工作用的都是阳历,根本用不到干支纪年法。“要不是手机上各路微信把这消息推送到眼前,还真不会去留意。”
  也正因着这些微信推送,年轻好学的大学生小孙对这个话题饶有兴趣,近期把猴年马月及周边知识都深入“研究”了一回。她说,有些微信会借这个由头主动把猴年马月的来龙去脉梳理给大家看,有的还会附上自制漫画,也不用自己去想办法查找,特有意思。
  比如天干地支纪年法,除了在高中历史书上见过,小孙同学还从未有所接触,现在却能略知一二:十二属相分别代表年和月,年对应的是从子鼠开始的,而月的表示是从寅虎开始,即寅虎对应农历一月,然后依次卯兔对应农历二月,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
  “既然猴年马月是有的,为啥会在民间如此大范围误解?”小孙阅读多条微信、多种说法后,在某个科技论坛上看到一种比较能接受的解说,称古人最早是以“驴年”来代表难以预期的年份(大概是取生肖中没有驴的意思),后来又演变为“驴年马月”的成语,最后在近代讹变成了“猴年马月”。
  对此,记者采访了苏州吴文化专家柯继承。他解释说,“猴年马月”这词多半来自民间谚语,最早是从北方地区慢慢传播开来,“因为北方方言中‘何年’的音和‘猴年’相似,‘嘛月’的音和‘马月’相似,所以人们常用‘何年嘛月’来表示不知道哪年哪月,形容事情的后续发展尚未可知或者对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
  后来,“猴年马月”经“何年嘛月”谐音变体而来,被用来形容遥遥无期。

  端午该祭谁、1斤为何16两?
  这些故事他们其实都爱听


  借朋友圈为自己正名的不只有“猴年马月”。最近几年,不少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很快扩大了它们的知晓率,尽管这里不乏商家的炒作,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类似的方式对传统耳濡目染。
  记者在网上简单搜了下,发现大量专门介绍中国传统的文章。它们不仅阅读量破万,内容上也可圈可点。
  例如有文章介绍了古人为什么要定16两为1斤?有一种观点是他们在观星时看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为“十六星”,因此把计量单位定为“16两”预示“人在做、神在看”。如果有人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等,告诫人们不要做缺斤少两的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故事很受年轻群体的欢迎,不少学生、白领甚至乐意花费时间去进一步学习、实践。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但到底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还是曹娥的,却鲜有朋友说得清。”在刚过去的端午节,苏州大学大四学生林辛毅通过朋友圈的微信公众号报名,和几位朋友参加了一场商业活动,只要回答正确与端午节相关的问题,即可赢得奖品,而不少内容就来自报名的公众号。
  他告诉记者,本来自己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被舍友拖去凑人数,谁料公众号内的推送内容很有趣,“文章中提到了伍子胥和屈原,还介绍了2人的历史故事以及为什么有的地方祭伍子胥,而有的地方祭屈原,内容虽简短,我倒很喜欢。”之后林辛毅还特意抽空去了一趟学校图书馆,找出2位历史人物的文籍看了足足一下午,收获满满。
  而对“吃货”来说,传统文化的魅力远不止眼前的诗歌和历史,还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拿端午节举例,市民季小姐就因为朋友圈一篇“甜咸粽子大战”学会了包粽子。
  季小姐是一名企业白领,平日里就喜欢做些西式小饼干和同事们分享,所以包粽子也并非心血来潮。据她介绍,不管是咸的蛋黄肉粽还是甜的赤豆粽都喜欢,“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实践下怎么包粽子,苦于没有精力去网上找资料,没想到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详细制作方法,太巧。”遵照相关步骤,她在端午小长假期间约了几位“厨娘”朋友,总共包了猪肉粽、蛋黄粽、火腿粽、红枣粽、赤豆粽、白粽等多个品种,不亦乐乎。

  传统文化搭互联网班车
  点赞、转发也有利传承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对类似于‘猴年马月’、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等传统文化似乎越来越不感兴趣,也开始漠不关心,”柯继承说,“好在近年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也让中国传统文化搭上了这班车,使其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是好事。”
  柯继承发现,不管是对“猴年马月”真相的探索,还是对甜粽、咸粽味道的争论,凡是里头存在矛盾点,或存在误区、误解的那些传统文化,反倒更容易被传播开来,激起大家的求知欲,触发年轻人的兴趣点,这很符合主流逻辑——“有爆点”。
  但相比短暂的爆红,他更期盼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记者了解到,目前仅微信公众号方面,就有许多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公众号在运作,有的介绍诸子百家,比如老子、庄子的道教,孔子、孟子的儒教等;也有的分析传统文学、传统节日,内容与时俱进又不失经典。
  “很多年轻人对一些传统文化并不了解,而互联网将这些传统文化又拉回了人们的视线中,这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也能够让人们通过快速的信息传播排除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
  柯继承表示,如今人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我看到朋友圈内有这样的文章,也会立即点赞转发的。”


传统文化传承
 
     扫一扫,更多精彩就在: 吴文化网站--首页吴文化网站        吴文化微信号